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央行的首次加息确实十分吸人眼球。特别是在全球货币竞相搭乘贬值快车的当前。
有意思的是,以往加息央行通常会在公告里对加息目的有一个说法,例如防止通胀、防止经济过热等。但此次却是一反常态,只字不提。
越是不提,揣测越多。就
在央行10月19日晚间宣布加息的当天深夜,笔者的电子邮箱里就收到不少宏观分析人士对此的点评,综合起来,大家对央行意图大致有3种认识:一种认识是剑指通胀,还有一种认为是调结构的需要,另外也有观点指出主要意图还是政治考虑,毕竟G20就要开了。加息是否真如某些人点评的那样“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这里自然不便妄加议论。但有一点,当前时期用加息抑制通胀,最终的结果恐怕是事与愿违。
难抵输入性通胀
加息历来是中国控制通胀的法宝,为什么说现在加息难以抑制通胀,至少是效果不会很明显。
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大背景是,历经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根本还没有从刺激政策中缓过神来,不少发达国家还离不开这些刺激手段来维持“国计民生”。
近日,日本央行又抛出一个5万亿日元刺激计划,美联储也在讨论进一步宽松政策,这一切都说明,叫嚷了很久的经济复苏依然很脆弱,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下,各国联手“放松”货币的行动暂时不会终结。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充足的流动性在市场上游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只会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是越来越高,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一来,对中国而言输入性通胀就不可避免。
目前谈论资产价格泡沫的不少。加息就能把这个泡沫打下去吗?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反对因通胀而加息时有一个观点,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加息就制止不了输入型通胀。
这个论点放到现在的情况,完全吻合。对于目前通胀性质的认定,10月26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视察第108届广交会时有一个说法:“美元发行不受控制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正在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冲击。”
或许有人会持反对观点。在他们看来,作为全球资源的需求大国,加息会使中国经济降温,这将降低资源价格上涨的需求端压力。
是的,这个逻辑并没有错。但这里面多少是有妄自尊大的成分在其中。事实上,中国经济体量虽然不小,但也还达不到因为我们的需求而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质的影响。况且,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决定商品价格的,除了现货供求关系,期货炒作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
热钱加速涌入抵消加息效果
人民币先于美元加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后果,就是热钱问题。
不久前所公布的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热钱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因为经济数据显示出,9月末中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创5个月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新增外汇占款却创有史以来新高。外汇占款和贸易顺差“一高一低”,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没有显著变化,除了热钱流入,似乎找不出其他什么理由。
如果说加息的本旨是对抗通胀,那现在的加息可能来得真不是时候。从经验来看,加息等于是进一步拉大人民币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利差,热钱加速流向中国不可避免。加息导致热钱流入不存在争议。
都知道热钱流入内地是要换成人民币来使用的,也就是央行必须拿出相应规模的人民币投放,来对冲这些花花绿绿的美元、英镑、欧元等等。
这么多的人民币被动投放出来,通胀怎么抑?说实话,如果此次加息的真正意图主要是抗通胀的话,我们还真为货币政策的决策者捏一把汗。
中信建投的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对中国宏观金融话题屡有惊人观点。他就认为,加息只是打破泡沫的技术性手段,是扬汤止沸;制度刚性的打破才是解决泡沫的根本,是釜底抽薪。
前面说了,现在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通胀,加之人民币先于美元加息,会导致热钱蜂拥而来,就目前状况而言,这个“技术性”手段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在对抗通胀上,决策者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用一点“釜底抽薪”的招式呢?
加息之后还是负利率
即使用传统的眼光来看,一年期存贷款分别加息25个基点(BP),也不足以对抗CPI连续几个月在3%以上的通胀水平。
10月20 日央行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依然只有2.50%的水平,还是没有摆脱负利率时代。
在负利率时代,期望人们把钱都存在银行是不现实的。这些钱不进银行干什么?只能是四处找机会投资以求保本,尽量不让自己的财富因为通货膨胀而缩水。
股市、楼市、农产品、收藏品,乃至于其他各个有投资机会的地方,这样一来,CPI不仅难以像预料中那样压下去,相反还有企高的可能。钱大踏步进去了,把价格拱起来很正常。
简单拿房价来说。现在的高房价都说有泡沫了,并且还不小。那抑制通胀也得把这个泡沫挤挤吧,可仔细观察央行的加息表会发现:长期贷款利率(5年期及以上)并没有上调25个百分点,而只有20个百分点(5年期及以上存款加了60个百分点)。多这么一点利息支出,根本影响不到开发商的现金流。
所以说,对抗通胀现在这样的小幅加息并不可行,如果大幅度加息的时机不成熟,不妨考虑运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如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死控新增贷款。另外,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法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进行物价补贴的力度,也许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