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需要高度警惕的物价信号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肖玉航
2010年11月02日01:52
  始于2008年底的中国经济刺激政策,从产业、区域、金融、信贷、税收、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经济刺激与相关政策,覆盖率空前,对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相当正面的作用。但任何大面积的经济刺激政策都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经历了去年至今年的持续大规模的扩张后,在 中国经济多年连续保持着两位数增长,社会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的水平等等政策成果的背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与回避,而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物价大面积上涨与财富分配扭曲,或是最大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警惕。

  研究发现,今年以来,公用资源中的水、电、气、运输、化工产品价格等呈上涨之势,而体现与生活较大关联的农产品价格更是涨势惊人,比如大蒜、生姜、绿豆等,大米、面粉、鸡蛋、食糖、棉花等随之也开始进入价格上升通道,进而水果、海产品等也都进入涨价或涨价预期,使得居民价格预期开始迷惘,手中的人民币开始出现急剧的缩水式开支。近期的观察发现,即使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也开始有了区域性价格的大涨,比如水泥行业、钢铁行业等已出现了企业性密集联合涨价的安排苗头。10月27日,行业网站数字水泥网统计数字显示,水泥价格接连创年内新高。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水泥平均价格为每吨367.92元左右,已创年内新高。尽管政府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出台多个调控政策,房地产价格并未下跌,其价格高位整理或蓄势涨价的动力仍存。

  通过经济刺激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解决了经济复苏和就业,但从目前造成的中国经济领域中的财富分配扭曲来看,其风险也在累积之中。而时点上来看,刺激政策最为集中的近两年是财富分化加快的最明显时间。由于经济刺激中的相关政策大部分资金进入到相关基础建设、多个行业刺激规划、部分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之中,而社会普通居民收入的增长非常有限。对于不同行业、收入不同体而言,生活必需品涨价的影响不一,大量民营企业工资并未见涨,影响较大,而工资相当稳定且金融危机之初涨薪的公务员、部分国企特别是大型 垄断国企(银行、证券、保险、石油、电信等)、新上市超募公司的员工而言影响较小。

  经过两年左右的经济与金融刺激,我国目前货币供应量中的M2指标接近69万亿,部分行业、领域资产泡沫的现象非常显著,但实际上由于相关税收、市场化体现等的滞后或宽松,更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德国等都对居民发放了一定数额的现金,中国虽然没有借鉴这种做法,但刺激政策所产生的资金流向和产生的效益虽然使社会普通职工特别是民营企业职工间接宏观受益,但具体到个人微观上,其直接受益甚小或由于物价涨势而降低。

  如何在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之后,运用法律、税收及市场化手段来求得社会各方面的平衡,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度与财富的相对均衡发展,或是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考验。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