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消费

不是富二代——创投圈新生代的“江湖试炼”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陈莉莉
2010年11月05日03:40

  以前是企业任投资机构蹂躏,现在一家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都有多家投资机构盯着,一众企业围着一家投资机构转的盛况已不再。企业被投资机构追得满心膨胀,不知所以。“好在在中国,有着特别大的市场,新兴行业的新兴公司,还有很好的潜力。”匡澜认为。

  匡澜,天翼资本执行合伙人,属于投资圈里新兴的团体——80后。戈壁投资副总裁刘国扬、华融兴商资本副总裁汤浩也身处这个行列。在主流还是60后、70后的创投圈里,这帮年轻人带着他们的钱,领着自己的公司,与各“大哥”共存于江湖,心存大目标,过着小日子,谨慎发展,以图厚积薄发。

  他们不是富二代。

  基母基金石育斌 PE二级市场的“拓荒者”

  ◎石育斌个人档案

  出生:1978年背景:10律师经验职务:基母基金合伙创始人投资偏好:二级市场

  再过两个月,石育斌就要有所取舍,舍掉启发他开拓投资蓝海的律师职务,全身心地去经营和 “发小”共同投资了几百万元成立的基母基金,专心扮演投资人的角色。

  1978年出生的石育斌,被同行称为“国内保护LP(有限合伙人)权益的第一人”。石育斌纠正说,应该是 “国内比较大声地喊出保护LP权益的第一人”。在这个称号之前,他是国内投融资领域的知名律师,主持过众多知名投融资案例。

  作为基母基金创始合伙人之一的石育斌,他的投资理念来源于律师的职业经历。他的基母基金,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如他所说,那是一片蓝海,与很多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不一样,中国PE的二级市场2010年才刚刚建立。

  第一个基金中的基金

  当初给基金起名时,石育斌说,“一要有意义,二要好记。基母是‘母鸡’倒过来的谐音。”很多基金行业的人看到“基母基金”,直接就问石育斌,“你们是做基金中的基金么?”

  石育斌2000年进入律师行业,一直在金融领域游走。刚开始,他主要做企业并购。2005年以后,因为VC、PE行业很热,于是他把重心转向了投资行业。在有一定的积淀以后,石育斌认为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投资市场,可喜的是,这个市场还没有人做。这就是PE二级市场。

  作为国内投融资领域的律师,石育斌每天都会接到相关案子。他一直认为,基母基金的建立,填补了目前国内VC、PE发展的空白。基母基金在做中国PE的二级市场,主要是参与PE的LP投资人出资份额转让的市场。石育斌认为,这个市场在中国是缺失的,而金融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外相关市场,PE二级市场发展得很不错。

  2009年初,基母基金刚刚成立时,就设立了基金的基金。目前,中国PE刚刚建立二级市场,基母基金被业内认为是第一个涉猎此类市场的公司。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石育斌说希望基母基金能从第一做到最好。

  石育斌说,中国VC、PE发展得比较快,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要投身投资圈,那就要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是未来趋势的东西。

  成立不到两年的基母基金,目前发展得很快,小范围内的认可度很高。几家知名海外基金正在和石育斌沟通,希望能一起发展,他们认为石育斌更了解中国市场。

  律师理念主导投资

  作为律师,石育斌大部分时间是给GP(一般合伙人)提供法律服务,而GP多是专业人士,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权益。而LP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很多LP没有专业知识。

  曾经的黄浩、刘晓人事件警示了很多投资人。

  石育斌说,黄浩、刘晓人事件的投资人主要是个人,个人吸收了很多公众款项,触犯了国家法律。除个人投资人以外,还有很多正规的机构投资,他们很多时候也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权益。

  石育斌说,“只有保护好LP的权益,他们才愿意投资基金,早期的私募基金才能有比较好的发展。”

  目前,中国私募基金市场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GP与LP之间的生态不是很和谐,主要是因为LP对GP不信任。石育斌要做的工作就是让LP充分信任GP,才可以拿资金给GP使用,进而促进中国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蓬勃发展。

  LP是需要帮助的——这样的信息对于石育斌来说是一个信号,即市场需求。石育斌始终强调一个观点:中国PE、VC发展的核心在于保护LP的利益。这也是他受邀在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给律师企业和PE、VC机构讲课时的支撑观点。

  做律师时,国内外超过80家的基金机构都是石育斌和他的律师团队的客户,而这些机构也将成为基母基金的客户。

  很多人在评价石育斌这条 “隐形产业链”时,都很佩服他。也如石育斌所说,“我是他们的律师,他们也是我的客户。”

  不需要和机构合作

  当前,基金机构生存环境是新生力量和老牌基金各有千秋。石育斌认为,“你不知道那些新生的基金机构若干年后是否就会输给老牌基金,在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很多小基金机构若干年后可以发展成基金行业的鼻祖。”

  美国的VC、PE从1970年开始出现,比中国整整早了30年。石育斌说,“基母基金刚成立,可能会有很多大牌基金说基母基金是一只小基金,希望5年以后,我们会成为一只大基金。”

  上海市政府号召建立现代服务业,石育斌认为他的基母基金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产品,“基母基金创造了PE二级市场,增加了PE流动性,目前金融市场有这样的需求。”

  做了10年的律师,石育斌说他更愿意做一个投资者。“基母基金要做中国最好的二级市场基金,我把它看作是一种企业家行为,目前正处于创业阶段的成长期。我们几个投资人投资了几百万,有很多机构想跟我们合作做股东,我们不需要,因为这个领域太好了。基母是基金的母亲,要投基金,要在二级市场上买份额,看基金所投企业的好坏,我是一个投资人。”

  曾有数据指出,在全球约1200亿美元规模的私募股权市场上,有3%至5%的资金流向二级市场。而亚洲市场目前约有2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只有1%左右的资金流向二级市场。

  天翼资本匡澜 “战国时代”专注细分产业

  ◎匡澜个人档案

  出生:1980年背景:与师兄弟共同投资职务:天翼资本执行创始人投资偏好:消费品

   天翼资本于2008年底成立,2009年下半年完成了12亿元的募资,从此开始投资优质项目。团队主要由匡澜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师兄弟共同组成,匡澜现在是天翼资本的执行创始人。

  目前,沈阳一家户外媒体已经获得天翼3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预计明年创业板上市。天翼另有1000万美元规模的项目,是一家港口数据公司,刚刚投资完毕,具体信息待披露。

  不饿死的情况下保持低调

  前段时间,天翼以5元/股的价格与一家企业谈合作,在差不多要谈成的时候,一家同行以6.5元/股的价格直接参与谈判,最终天翼没有继续跟进。

  在与另一个项目谈判的过程中,一家企业经营者直接对匡澜说,“有PE说了,直接在你们的价格上翻两倍,而且不用调查,直接打钱。”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仅在天翼发生。由于大量民营PE、草根PE的涌现,导致现在项目价格被炒得很高,很多PE机构下手狠、下手快、价格高。匡澜认为投资界打价格战不妥,只会助长企业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不去思考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现在,很多做得稍微上规模的企业,每天都在不停地与不同的PE见面,价格被一波一波地炒起来。“很多企业经营者因此膨胀、浮躁。在有泡沫的基础上,再人为地去制造泡沫、抬价,或者不做调查、直接打钱,这样的投资机构已不是专业化的投资运作模式了。”据匡澜说,不止他一个人在为这事郁闷。

  有些项目确实不错,但是被炒了以后,已经变得意义不大。“上市红利很高,很多人都抱着赌上市的心态去投资,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天翼要在不饿死的情况下,尽量保证低调和谨慎。”匡澜说,他要对投资人的钱负责。

  这时做PE,就像是在股市6000点时买股票。“我也接触了一些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他们的经营理念让人很担忧,创业板肯定会暴跌,甚至会跌50%以上。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老板自己都不想做了,想把公司卖掉。那他的公司怎么健康发展?怎么可持续发展?这种不正确的高估值和泡沫,造成整个价值观扭曲,这种现象总有一天会被修正。”匡澜这时俨然一个行业观察者。

  很多投资人都看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着投资的兴趣和猛劲。匡澜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产业升级将会带给投资人很多机会。如果你进入投资行业,如果因为有泡沫而不做投资,但是其他同行都在做,随着成功退出的案例越来越多,他们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大。现在是PE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大家都在瓜分地盘。”

  慎行以待大潮退去

  战国时代,最终谁能生存?增值服务能力,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

  匡澜认为,正是靠这个,他们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消费品领域是天翼的投资重点,餐饮、食品、医疗、教育等行业他都在关注,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也在他视线范围之内。

  无论是成熟的PE机构,还是新兴的PE机构,匡澜认为他们都是在利用中国特殊的国情赚钱。创业板的推出是一个时代契机,很多投资机构的投资都在赌上市,上市渐渐成为创投最主要的渠道和目的。相比之下,国外的PE,更多是通过并购、IPO或者企业成长分红等渠道来实现投资收益。

  “因为国外估值没有中国这么高,所以公司发展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PE在国内的投资,技术含量更多是停留在投资的企业能否上市的层面上,用企业的发展去套上市的规则。”匡澜说。

  不过,匡澜也承认,他们投资项目的第一考核要素同样是这个企业上市的确定性有多高。甚至有一些投资机构直接是看有没有券商进场。如果有券商进场,并且一定时间内可以报材料,那么一个投资案例可能就出炉了。

  匡澜认为,这是目前PE投资的一种现实,身处其中,他也只能遵守相关的规则。

  匡澜曾任职于汇丰银行,多数时间在国外,“在汇丰,无论你多么优秀,你始终是一颗螺丝钉。我更喜欢创造一件东西出来,看着天翼每天在成长,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匡澜希望在他40岁之前,天翼资本能够上市,那时他会写他人生的第二本书。

  将专注细分产业链

  目前,天翼有一个项目正在最终落实阶段:与地方政府合作做产业基金,进行全产业链的投资,做好细分产业的产业链。

  PE投资市场里,已经有了相应的产业基金,比如医疗基金、矿产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农业基金等,这些是PE投资将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基金究竟如何去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当你管理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时,一定会进行这种转变,因为那时找不到那么多的单个项目来投资、上市、再退出。”匡澜说,这时,要懂得某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运作,有实业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尤其关键。“天翼不久的将来会有类似的专业定向投资基金出现,会内部培养或者外聘专业人才进行定向产业链投资。资本进入的同时,要有在某个行业打拼过很多年的优秀专业人才以及团队,这是一个合理的投资团队结构。”

  明基金汤浩 投资先看趋势再看品牌

  ◎汤浩个人档案

  出生:1979年背景:记者职务:明基金合伙人投资偏好:矿产、教育、文化产业、消费

   给女朋友买礼物只买黄金的汤浩,赶在上世纪70年代的尾巴出生。

  汤浩最早的职业是电视台证券记者,用他的话说,他曾经“搞垮”了好几家当时很大的企业。为此,他获过奖,受过荣誉,相关案例也被记入有关主题的图书中。

  在当过记者后,汤浩去了证券公司,经历了证券二级市场的磨练,后来又去过和君咨询从事过咨询工作。现在,他是明基金合伙人,同时也是华融兴商资本副总裁,每天都在寻找项目与被项目寻找的路上。

  多年以后的今天,在经历了投资过程的艰辛,以及创业的不容易后,遥想当年的“揭黑”,汤浩在想,“当年我做得到底对不对?”

  投资就像买母鸡

  汤浩说他喜欢折腾。

  明白儿子性情的母亲,在汤浩高中时代资助他2万元投入股票市场。1996年,正值股票市场初步发展阶段,汤浩投资的第一只股票深宝安让他赚了一大笔。他甚至认为,投资原来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就可以赚到钱。

  但接下来投资亏损的案例,让他意识到:投资是有风险的,投资界里有生死。这个理念一直伴随汤浩后来的投资历程。

  爱迪教育机构是明基金投资的企业,目前已投了2500万美元,明年准备上市。

  在汤浩眼中,其实投资市场很简单,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搭顺风车,比如说投资黄金,可以长线持有,不会有贬值的倾向;一种是能够影响公司的,比如说投资爱迪教育,能够进入公司管理层,这就像是发现一粒种子,想把它培养成树,继而结果,结果的多少取决于种子的土壤是否滋润。

  “很多人把资本市场市场看得很神秘,而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买卖关系。也像是买一只母鸡,有的母鸡能下很多蛋,而有的母鸡下几次蛋就不再下了。”

  “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有订做西装的,这些以前没有。”汤浩发现能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性需求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这是汤浩关注的一个热点。至于看不懂的高科技项目,汤浩并不热衷。“见过几百个类似的案例了,甚至还有改变人类社会的高科技,这些能相信么?”

  汤浩看好的行业,主要是矿产、教育、文化产业、消费行业。而消费行业里,他主要看好白酒和红酒行业。

  中国的投资机会非常多,但什么样的投资是好的投资?汤浩说,好的投资要先看趋势,再看品牌。

  10年前,一个台湾老板找到汤浩说做网上支付,汤浩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可能。结果4年后支付宝出来了,这个老板就做了快钱。当所有人都认为国美、苏宁可以垄断家电行业时,京东商城开始占领市场。

  “我丧失了第三方支付这个机会,主要是因为当时我没意识到第三方支付是一个趋势。”

  创业没有门槛

  父辈们经常说,“李二卖电视机赚了钱,你还能赚到?”汤浩说,要创业就不要去想门槛存不存在。

  以前每天坐地铁上班,易趣的广告铺天盖地,后来突然冒出来一个淘宝,结果易趣不见了,淘宝却满天下。“创业一定要有突破,有后发优势。”

  做记者和咨询的经历,让汤浩涉及到了足够的产业广度,但他认为对产业的深度还认识不足,“需要静下心来做深了。”汤浩说。

  在汤浩看来,专业做一个领域很多年后,能发现很多机会,比如说江南春和黄光裕。人们很多时候关注他们成长后的财富,很多人也在模仿,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源于专注。江南春做销售出身,黄光裕一开始就在卖电器。长期在一个行业里,未来会有很多机会。

  汤浩说,投资人的将来可能会是创业者。中国的创业环境很好,但是一夜暴富不可能,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不要抱有这样的观念。“这个社会越来越难骗,类似董思阳式的模式和案例,会给人们敲响警钟。”

  找上门来的项目,十有八九不是好项目。但是一个好项目,会有很多投资者找上门来。汤浩认为,这个年代,钓鱼的多,养鱼的少,只要有创业的理想,只要有“百年老店”的气质,就会取得成功。

  投资市场将升级

  中国投资市场将会有一个升级过程,从资源兑换、关系变现到陪伴企业成长。真正地看好企业,这是专业投资机构的行事风格,如李嘉诚投资香港电灯,以小股东进入,整整观察了4年。

  汤浩希望50岁时会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今天我是投资人,明天我可能就是创业者,这个时代的机会越来越多。”

  有了几年投资圈的经历,汤浩说,投资千万不能犯“轻易否定”的毛病,各行有各行的生存之道,三教九流都要谦虚地观察。只要专注一个行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令人激动的机会。

  “七八年前谈事情都是去夜总会,现在再说去夜总会的,都是小老板。到KTV去K歌也慢慢被咖啡馆、茶馆代替,方式的改变也说明投资主体在发生变化。”汤浩说。

  经常出没于五星级酒店的汤浩,在那里能碰到很多投资圈的熟人。昆仑饭店更是很多投资人的常驻地之一,“因为很多老板喜欢住在那里”。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