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 财新峰会--变革世界的中国策 > 2010财新峰会最新

黄奇帆:搞金融中心 重庆很努力地在学新加坡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11月06日17:36

  搜狐财经讯 11月6日,首届财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化大变革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谜题以及中国如何认知与适应新角色。以下是搜狐财经从“资本市场建设与金融中心发展”主题对话现场发回的报道: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摄影:刘丹)

  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胡舒立:最近一个时期国务院已经批准上海成立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双中心”,又批准重庆成为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我们都知道香港早已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我想问一下,在我们中国到底有没有必要有那么多的金融中心,到底是不是有必要成立多层次的金融中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我想,金融中心也是分类型的,第一,比如在中国,北京是我们的金融中心,应该是各种金融机构总部集中的一个地区,因为它是首都。上海是中国重要的资本市场、要素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中心,市场类的金融中心。

  我们看新加坡,它的资本市场在世界上不起眼,行政总部也不怎么多,但新加坡是一个金融中心,离岸贸易堆积了它巨额的离岸金融的中心,各种金融结算的中心。香港,我自己的判断,它既是一个离岸金融结算的中心,也是资本市场的中心,也是亚太地区各种企业总部的集中地,所以它是三合一的,纽约是世界级的三合一。

  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工作大体上围绕着银行、证券、保险,中国主流的金融业务。这块要做大做强,为重庆,也要为西部服务。第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信托公司,各类租赁公司或者是财务公司、各种各样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如果搞得好,一年产生几千亿的融通力量也是很重要的。第三,一般意义上的区域性的要素市场,这是跟上海市场级别完全不同的补充性的、区域性的国家许可的要素市场。像重庆现在有6个交易所都是国家批准的。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很努力地想要学习新加坡,把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搞到重庆来。

  目前,我们已经有10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的离岸金融贸易结算在重庆运转,给重庆带来了一年几十亿的税收。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离岸加工贸易过去已经形成了1100亿美元的金融贸易,但这些都是在海外,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现在我们已经拿回了1000亿,我们也有目标三年变成2000亿,以后会更多。把这些业务做上去,能够推动重庆成为一个内陆的金融中心。

  胡舒立:我理解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这个市场越来越大,我们不仅需要一个金融中心,需要多个金融中心,大家既可以竞争,又可以合作。第二个问题,在金融中心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提五个因素,每个因素进行一个排序,哪个是最重要的?第一个是资金因素,就是什么样的资金。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是地理位置。第四个是制度。第五个是国家政策。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因素?

  黄奇帆:我认为是制度,因为政策实际上是领导人的意图,一旦确认之后,那就是制度安排。如果没有制度安排,不管这个城市一千万人、两千万人,如果制度安排不到位,金融中心是不会出现的。

  比如说1990年邓小平的意图,浦东开发。中央确定了浦东要搞证券交易所,形成了一系列的证券交易所的文件、制度,有了这个制度之后才有了这二十年波澜壮阔的中国资本市场。如果中国不在法制上定这个位,那么什么都没有。

  再比如说,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问题,为什么中国二十年加工贸易,规模达到了11000亿美元,几千亿的结算在新加坡,几千亿在香港,一千多亿在台湾,一千多亿在东京,大陆一分钱都没有。制度安排。甚至到去年,我们的法律还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能开设离岸金融账户,我们的工农中建交是世界级的大银行,但他们没有离岸金融的功能。

  中国的外汇管理每一笔外汇结算都要填16张报表,如果你五千万、五亿美元一笔,叫每一个报关员忙三天可以。加工贸易每天几百个单子,这么去管理,人家结算都不到你这来,统统到海外。

  重庆为什么能够把这一千亿美元的结算从国外拉到重庆?制度安排。我们和外管局、海关修改了加工贸易的三种制度方式。在重庆形成了试点的基础,有了这个再和国外的投资商、品牌商商量把它转过来。这就有一个排序了,首先是有制度安排。我把政策和制度放在一起了。然后当然是要有人才,有制度安排没有人才干活也干不起来。有了人才把事情干起来、资金量堆起来,才有了金融中心。所以应该是制度第一、人才第二、资金量第三、金融中心第四。地理位置在金融中心这件事情不是才关系,如果我做贸易中心一定要在沿海。金融中心,因为都靠电信数据传输,你可以在沿海,也可以在内陆,都是靠现代通信运作,所以不怎么相关。

  我再举一个案例,现在这十年电子商务起来了,它的规模要不了十年会跟加工贸易、实物贸易量跟全球一样大,在中国也会以千亿美元,甚至十年后万亿美元级来结算。但大家想想电子商务B2C、B2B在国内运转的时候人民币结算,跟外国人买中国的电子商务,中国人买外国的,每天零零星星几十万、几百万的,鸡零狗碎5美元、50美元、5000美元,这种外汇人民币结算的时候怎样结?海关怎么管?外管局怎么管?小单变大单,事前变事后,必须要改革。

  如果是常规的外汇结算,事前管理,一大堆一大堆的管根本不可能。现在无法管,最后就变成了海外自己去结算,海外的人民币市场,灰色的市场很大,有足够的空间结这个账。但这样一来,中国的结算就没了。这个外汇管理制度,我们最近和外管局商量要调整,小单变大单,事前变事后,这个要进行调整。调整之后,我们认为重庆能够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中心,这个结算中心在北京、上海、重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电讯、通信,只要制度安排到位就可以这么做。我们已经和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贝宝(PayPa)签了约,预计明年会有1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结算。意思是制度是第一位的。

  胡舒立:如果有制度,没有政策怎么办?

  黄奇帆:你这个意思就是说制度已经变成了固化的文件,一个规定,大家可以执行。如果要搞改革创新,首先要有领导人的意图或者是领导部门的意图就是政策。这个政策有时候是自上而下的,有时候我们国家不断地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图,这种意图和中央有关权威部门领导汇报了之后,非常现实的、有意义的好事情,《案例法》对这个案例予以同意,有三五个案例一但通过,就可以形成普遍性的政策,最后就变成了制度安排。

  胡舒立:香港是一大块石头,我们也希望重庆和上海也变成一块石头。

  黄奇帆:大家都在说地理位置,要说一般意义上金融中心地理位置,重庆肯定是最闭塞、最内陆、最西部,肯定是最差,所以没得比。但金融中心还有一个概念,一般来说你是不是一个金融中心,这个城市一千万人、两千万人,你的经济规模有多大、金融、商业、物流业这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不能够在沙漠上搞一个金融中心。所以首先不管它在什么地理位置,如果你有几万亿的GDP,有上千万的人口在那里聚集,有巨大的金融、工商贸易的流量,这是基础。

  第二,作为金融中心是不是中心,应该有一些指标。

  1、比如说如果是金融中心的话,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是这个地方GDP的两倍、三倍甚至更高,整个中国各个城市、各个省,贷款余额GDP基本都在1:1,没有什么地方超过的。但北京就是3:1,上海差不多是2:1。如果重庆要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那至少重庆的贷款余额跟GDP是2:1、3:1。说明什么呢?本来为自己本地服务的融通量,1:1就够了,但你为辐射,为周边服务就有一个规模出来了。

  2、上市公司的证券化率,你既然叫金融中心,至少跟GDP要1:1,你有1万亿GDP,上市公司市值也有1万亿,这也是一个概念。

  3、你的不良资产率应该比较低。整个的金融GDP占整个地区经济的总量比重要高,比如说北京金融GDP在北京占15%,上海占12%,重庆现在8%,在中国第三位,所以你们不要别看不起重庆。中国各个省一般金融GDP占各个省的GDP总量3%—4%,有几个是5%—6%,天津6%,广东5%,其他的都是3%—4%。金融业的GDP真这个城市的比重如果成了支柱产业,那它也是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这个意义而言,首先这个城市要有经济规模,二是金融业本身和这个城市经济规模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凸显金融中心的比例关系,如果能做到这些事情就好办了。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