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QE2致热钱凶猛 专家甩出税收“缰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1月10日02:0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高涨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一经推出,立即引发全球指责。美元泛滥不可避免,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本币升值、资本涌入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更大压力。 “一种货币、两种功能”是否还应继续存在?对货币体系改革的新一轮讨论再次白热化。

  货币体系改革“三原则”

  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被迫升值,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干预汇市以遏制本币升值的幅度,“货币战”一触即发,汇率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昨日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2010全球年会”上,货币体系改革也成为了热点之一。现行货币体系备受争议,但新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稳定性”被广泛视为改革的一项重要标准。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该会上指出,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资产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在一半以上,具有较大的不可替代性,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美元。

  而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更是直言,“美元的地位在20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目前对国际货币体系讨论的声音很多,经过两年金融危机的演变,我认为改革应该遵从三个基本原则。”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该会上如是表示。

  他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首先要注重稳定性,包括汇率的稳定,从而保证经济从危机中逐步恢复,金融得以继续发展。

  “先行货币体系有明显缺陷。但现在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都是依赖目前的货币体系,如果加快改革,速度过快,恐怕会带来冲击,带来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金融的紊乱。”他表示。

  第二,要注重渐进性原则,循序渐进的改革,与稳定性原则一脉相承,以保持宏观经济前进的步伐。第三则是注重多元化。李稻葵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出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的世界用一种货币来支撑未必是合理的。

  设置美元汇率浮动区间?

  尽管美元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但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缓解债务压力而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仍受到全球指责。

  “我们需要稳定的美元,全球需要美元,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美国本币之间,应该有个平衡。”戴相龙指出。

  他建议,可以确定一个美元汇率的合理浮动区间,同时要求美国对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进行自我约束。“这对一个发行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来说是件大事,不仅对全球其他国家,对本国也有很大好处。”他表示。

  而沈联涛则认为,应该通过建立全球金融纳税机制来抑制热钱的流动。

  他指出,发达国家为应对通缩采取的量化宽松向新兴市场经济体输出通胀,而热钱是有杠杆的,“让有杠杆的热钱和没有杠杆的央行对赌外汇,这是不公平的”。

  他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全球金融纳税机制来补贴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的本土纳税人的损失。如果全球金融体制健全,一定要有这样一个税,在热钱进来的时候,逐步提高税率。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推动其他国家货币的国际化,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必将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戴相龙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表现为人民币可兑换,人民币还应该履行国际货币的全部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要通过市场进行,也不排除政策的特定安排。现在来看,把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是一个好的思路。”他表示。

  但李稻葵强调,目前中国并非急于把人民币营造成国际货币来代替美元并获得铸币税,更大程度上,中国是希望全球获得合理的、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货币体系,逐步让人民币根据市场需要扩大发行。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