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不要碰,规避债券型基金,关注股市、3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利息联动型保险
理财周报记者 董华/文
存款准备金上调之后,加息又来到。利率的一次次上升,更是引起了市场的一片片恐慌。在这个时候,不管是业界的精英,还是股市中的“老江湖”,大家都不约而同的
把目光锁定在一处:2007年之后,政府的又一次周期性的加息举动将要开始了。
市场风向一变,便是“危机”时刻,有“危”也有“机”。“利息不是决定你买什么不买什么的理由,还要考虑所处的特定环境。”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小军对记者说。
存款不划算,存1万亏400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规避加息周期带来的风险损失?增值保值是基础,但是短期内能借着加息赚到钱更是锦上添花。
那么把钱存到银行,到底能不能借着加息的东风,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益呢?如果按照目前整存整取的银行存款利率2.5%,存一万块钱,只存3个月,3个月后加息0.25%,储户转存,这样,就可以获得3个月2.5%的收益,9个月2.75%的收益。但是如果直接存一年,3个月后如果再加息的话,只能按照2.5%的利率来计算,储户便只能“干瞪眼,没办法”。不过实在想要转存,专家也指出,定存一年的储户,最好在52天之内转存,否则只能是“白忙活”。
况且,当CPI的涨幅达到4.4%,负利率进一步拉大到1.9%的时候,万元定期的利息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了,存款反而亏190元,活期储蓄则亏得还要多。现在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仅为0.36%,相当于一万元的活期储蓄,实际亏本404元。
看来指望存款是不可能了,那么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呢?
国债不能碰,黄金房产要慎重 一些嗅觉敏感的人已经迫不及待从债券市场中抽身出来,因为利率的关系,很多人更是集中精力把关注点放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上,认为短期化的产品可能更适合目前这种不确定阶段。“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讲,加息对于国债的影响最大,其次才是银行理财产品。”某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加息了,肯定要降低债券的投资。”
和信贷市场的关系异常密切的房产目前更是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加息,信贷收紧,不管是住房购买者,还是房产投资,购房的欲望再一次被浇灭。“房地产根本想都不用想,投资要减少。”一位投资者称。有研究员也对记者表示,确实这次的加息对地产有着负面影响,所幸,影响不是很严重。
崔小军表示:“黄金最重要的是要看美元走势,中国加息,导致黄金可能会有收缩需求,但事实是2007年政府连连加息,黄金价格最终还是不断上涨,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呢?所以说,黄金的涨跌和加息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继续探讨。”不过,
兴业证券广州营业部副总经理陈奕昂表示,黄金是和美元直接挂钩的,而美元是长期看跌的,所以应该规避黄金。但从长期来看,黄金还是保值增值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存款“搬家”入股市,
半年理财产品不要买3个月最好 “2007年的时候,央行不断加息,你会买什么,不还是股票么?2008年不断减息,直到最后一次,股票才开始在犹豫中反弹。”崔小军对记者说。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抵御通胀的唯一出路只能是找收益更高的产品替代原有产品。目前CPI太高了,就算央行10月20日上调了0.25%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丝毫不能扭转“负利率”的局面。而为了抵御通胀,投资者自然会去选择更高收益的市场。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存款“搬家”的状况很明显,有银行工作人员就对记者表示,从9月末开始,已经有不少储户开始减少存款的比率,这一部分钱一方面部分储户将存款转投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流入股市的资金比例也很高。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仍然是“负利率”,但是也可适当负债进行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可以选择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加一次息,市面上的理财产品收益就会水涨船高一次。目前超过半年的理财产品不要买,3个月左右最好。
因为加息周期的猜测,市场对于银行的短期化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短期化产品能够规避这种风险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实际还有待检验。”记者采访到的一些投资者也对此表示,自己并没有在短期化产品上做过多的变动。
除了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之外,在保险市场上还有一种利息联动型保险,其最大的特点是“息涨随涨”,在持续加息的市场环境下,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基金成为避风港,
规避债券型基金 在央行宣布加息后,市民开始到银行进行转存,一些刚刚买入债券的市民也开始转换成基金。在抗通胀时代,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型也成为避风港。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成为抗通胀的选择的,在加息的背景下,偏股型的基金无疑是首选,而稳健的投资者也可以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但债券型的基金毫无疑问是目前应该规避的品种。
基金中以看好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的居多。有业内人士认为,热衷持有周期性风格的基金,只能是权宜之计,还不能成为组合配置的重点以及长期持有。这些板块受加息影响明显,相应的波动风险也较大。
“目前投资新发行的基金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新发行的基金成本比较低,未来可获得的收益会比较明显。”某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作者:董华
(责任编辑:刘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