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争赶年度“末班车” 新股密集闯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1月25日01:38

  11月已有24家创业板企业上会,创今年单月上会纪录

  当复杂多变的二级市场在近段时间起伏震荡、前路不明之时,一级市场却丝毫不减热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貌。

  各项数据表明,拟上市企业在年末迎来一轮上会密集潮,且过会率也出现阶段性的直线上升。新股发行方面,似乎也在年底加速冲刺,以赶上这趟“末班车”。

  10月以来创业板100%过会

  《第一财经日报》根据发审委会议情况统计发现,新股上会在11月进入了一轮高峰,近几周来上会审核数量都维持在15家左右。其中尤以创业板为甚,近几周来的上会审核数量都维持在每周6~7家。截至11月24日,已经有24家创业板企业上会,创今年单月上会纪录。

  与此同时,发审委开会审核的频率也在提高。11月至今,发审委共召开工作会议34次,审核了22家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公司的首发申请,以及12家企业的配股、增发和并购重组。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工作会议12次,审核了24家创业板公司的首发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企业还出现了一段时期罕见的全数通过。10月至今的近两个月里,除原定11月23日上会的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暂缓审核,创业板过会率达到100%。而在今年1月至9月,则有22家创业板公司被否,过会率为80%。

  中小板和主板的过会率近两个月来也略有提高,达到88%。今年1月至9月,中小板与主板过会率为85%。

  在新股发行方面,上市速度密集而稳定。今年以来,平均每个月的发行数量都维持在26家左右。11月以来,“高发”现象尤其明显。截至11月25日,共有29家企业上市,近几周的新股申购数量每周都在6~7家,本周更是实现“九连发”。

  年关前“赶一赶”

  新股上会何以如此活跃,IPO企业为何争相抓住今年资本市场的“尾巴”,市场人士各持己见。

  “这是由目前的时点所决定的。”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老总表示,目前上会的公司多半是今年3月至6月之间进行申报,由于财务资料的有效期为半年,如果拖至明年上会,便要求披露今年年报,势必加大发行人和投行的工作量。为了避免披露新一年年报,拟上市企业都会努力赶一赶。

  也有投行人士表示,目前的过会情况和上会发行速度表明,新股审核发行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审核和发行体制愈加顺畅。拟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规范,投行的保荐经验和能力也有所提高,发行人选择保荐机构正逐渐向一些经验丰富的券商聚拢。

  “为了上会,企业会不惜一切代价。”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特别是创业板企业,在寻找投行进行保荐承销服务时,往往不会过于计较费率。一些专注于IPO服务的咨询公司也特别开辟了二次上会咨询等服务,以提高过会率。

  新股“蓄水池”防通胀?

  一家外资投行的分析师则向记者表示,不排除监管层对于新股上会和发行有刻意推动之意,密集的新股发行对于减轻通胀压力有一定的作用。

  在当前热钱流入和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继续推高商品和资产的价格,减少热钱的炒作,降低PPI和CPI的压力,需要建立“蓄水池”,吸收多余的货币资金以防止市场当中出现通胀。此时进行新股发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闲散资金参与,将流动性导入实体经济,让投资楼市的资金以及银行存款资金有了更好的去处。

  11月1日实施的新股发行制度二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增加了私募等资金作为新股发行资金的新来源。

  上述分析师表示,与二级市场交易相比,新股发行更易于大规模吸收场外资金入市。以新股申购款冻结情况来看,每只新股申购的冻结资金平均都在1000亿元左右,冻结期一般在4天,以每周6~7只新股申购来看,平均有1万亿元的打新资金的流动性被冻结。

  另外,今年年末7.5万亿的信贷计划已接近用完。各方普遍认为,明年信贷较今年将有所收缩。如此一来,企业通过信贷融资的难度势必会提高,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成本较低,其活跃度有所加强。

(责任编辑:姜炯)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