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二十年耕耘试验田长出参天大树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12月01日02:57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1986年9月26日,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利用一家原为理发店的、面积仅12平方米的门面开业,代理买卖飞乐音响、延中实业两只股票,这可算是中国证券流通市场的起步。

   20年前的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

业,上市股票仅有八只,总股本不足10亿元。开业第一天,上交所股票成交17笔,共13.11万股,成交金额为49.4万元,仅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小投资者一天内的交易量。

   深圳虽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股票和证券市场的诞生也曾面临同样的尴尬。1987年深发展发行股票时,不得不靠行政摊派的方法推销。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差一点吃了个“白板”,最后勉强成交了一单交易。1991年4月的某个交易日,深圳市场终于还是遭遇了全市场全天成交量为零的尴尬。

   时任伦敦证交所主席尼古拉斯·哥德森1988年6月访问静安证券业务部时,曾用中文抄录老子格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赠送给中国同行。这句既饱含着千古哲人的智慧洞见,又渗透着一个市场参与者和过来人深刻体会的赠辞,在20多年后已为现实所印证。

   20年后的今天,上交所共有上市股票933只,总股本21683亿,是开业时不足10亿的总股本的两千多倍。深交所上市公司数达1131家,总股本4924.54亿,更是开业时1亿多总股本的四千多倍。

   从交易量来看,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2009年上交所股票成交金额为50619.9亿美元,仅次于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三,超过了东京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在亚洲名列第一。同期深交所股票成交金额为27743.2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六位。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金额的峰值曾接近5000亿元。

   除了股票,沪深交易所还拥有基金114只,包括15只ETF产品,各类债券905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产品结构。ETF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证券市场创新的重头戏,在中国市场上更是大受欢迎。2009年上交所ETF成交金额高达843.2亿美元,在全球名列第六位,超过了伦敦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深交所ETF成交金额277.3亿美元,列全球第十一位。ETF在短短几年内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中国市场产品创新的巨大潜力。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启动,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初步体现。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至此,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具备了完整的结构和功能,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二十年不算短,也不算太长,但一个证券市场在20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的成长和进步是难能可贵的。

   资本血液 给养经济

   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依托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证券市场本身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特别是对提高我国金融行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前后,对中国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疑问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宣称中国商业银行濒临“破产”,中国金融体系是个定时炸弹。此话虽然耸人听闻,却也并不全是空穴来风。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业承担了过多的政府财政职能,市场化程度很低,逐渐积累了巨大风险。

   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加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在此后的几年里,主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渐实现上市,不仅充实了资本,更重要的是借助证券市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大大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证券市场的发展又大比例地提高了全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减轻了银行系统的压力和风险。

   在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国际知名的老牌银行爆发了系统性风险,甚至倒闭、清算,而国内商业银行的表现与之形成了鲜明对照,不仅没有成为“定时炸弹”,而且成功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冲击,普遍经营稳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和2009年净利增长率分别达到36%和16%,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排名第二的是同为A股上市公司的中国建设银行。可以说,证券市场对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央行行长周小川说,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血液,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调控作用日益明显。截至2010年7月底,境内资本市场累计融资4.81万亿元。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近5万亿元的筹资额,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特别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方面,证券市场功不可没。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开设中小企业板,2009年10月,深交所创业板启动。与此同时,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场外市场的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中。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截至目前,中小板上市企业超过500家,筹资额超过3000亿元,总市值超过3.43万亿元,创业板上市企业也已达到140多家,筹资额超过1000亿元,总市值超过6999.48亿元。截至2010年10月22日,我国上市公司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00余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五分之一。

   融资不是证券市场的唯一贡献,帮助上市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证券市场的又一重大贡献。目前,央企80%的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20多家央企实现了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改制上市大大提高了央企的治理水平和运营绩效。1998年提出国企三年脱困时,全国国企一年的总利润才213亿元;如今,央企一个月的利润就有近千亿元。即使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2008年,央企仍创造了6961亿元利润。在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30家中国央企上榜,比去年增加6家,比2003年增加24家。

   证券市场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为上市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后,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功能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产业整合、结构调整的效果日益显著。2006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额占境内并购交易总额的48%;共有14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产业整合重组,交易金额累计达到8866亿元。

   道阻且长 上下求索

   20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影响力与日俱增。相比于市场规模的扩张,这种国际地位的转变,更是20年前难以想象的。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证监会随即公布了我国证券业对WTO承诺的具体内容。目前,这些承诺已全部兑现。特别是作为承诺之一的QFII制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于2002被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后,发展迅速。目前已批准QFII额度189.7亿美元。截至2009年底,QFII总资产规模达2899亿元。全球资本市场上最知名的投资机构,几乎都已通过QFII进入了中国市场。

   在引导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正在通过种种制度设计,引导中国资金和中国投资者走向国际市场。除QDII这种直接走出去的方式外,沪深交易所计划中的跨市场、跨境ETF也是呼之欲出,其标的不仅指向香港市场、大中华区市场,而且指向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届时,中国投资者可方便、快捷地直接投资全球市场。

   而意义更为深远的是上交所拟推出国际板。20年来,中国企业先是通过发行B股在境内市场筹集外汇资金,然后又通过发行H股、N股等,赴海外市场寻求上市融资的机会。20年后的今天,中国证券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角色正发生转换。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提出筹办国际板后,汇丰银行、纽交所等一大批国际重要企业明确表示,希望尽早赴上交所国际板上市。证券市场的这一角色转换,表明中国正在从资本的需求方转变为资本的供应方。通过国际板,中国投资者将能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成果。

   展望未来,中国证券市场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过渡,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将基本完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以丰富的投资产品、多样化的交易平台,形成满足多层次投融资需求的市场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中国证券市场将有能力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型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姜炯)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