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以精准、专业风险定价机制迎接利率市场化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轲
2010年12月02日23:01
  利率市场化和预定利率放开,对财产险业的影响要小于对寿险业的影响,但对于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而言,利率市场化对投资资产配置的影响是类似的,如何在保证资产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收益,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于费率市场化,财险行业经历过洗礼,也积累了一 定经验。我认为,利率市场化和预定利率放开,对于整个保险行业而言,有几个方面的深远影响。

  首先,让保险价格真正起到经济杠杆的作用,有利于保费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其次,必然使传统人身险的客户需求增加;同时利率市场化,又会使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等寿险产品的储蓄转移效应降低,业务增长受到挑战,最终使寿险业业务结构发生调整,传统人身险业务比重回升,回归风险保障。

  第三,预定利率的放开,将使传统人身险产品险种多样化,条款多样化,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享受到预定利率升高带来的实惠;同时,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将推动保险公司更关注服务质量。

  第四,预定利率的放开,短期内行业竞争加剧将不可逆转。财产险费率市场化的初始阶段,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比如,2001年财险业费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后,各市场主体的竞争聚焦在价格方面,很多险种的费率一度低于国际市场水平,中国财产险业经历了整体利润下降的阵痛。此后,随着承保利润周期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财险经营逐步回归理性,各家主体越来越关注发展质量和效益,行业运行绩效正在逐年改善和提高。

  此外,利率市场化对财险公司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加大,相应地财险公司大额货币资金的存托风险也随之增大,这对我们选择既安全又能兼顾收益的资金存托银行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此外,银行存贷差的缩小或波动,可能会促进银保合作的深化,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会,也对自身的内部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认为,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预定利率放开,保险企业要“重构一个商业模型,完善四大经营机制”。

  那么,如何来重构商业模型呢?

  首先,要处理好精准定价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起精准、专业的风险定价机制,在利率市场化和预期利率放开的条件下,保险公司需要统筹考虑产品精算、责任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再保险安排、资产负债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宜的产品,实现差异化的定价,确保利润最大化。

  为此,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选择与定价技术在保险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加强精算和产品开发队伍的培养,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定价工具和模型,建立起精准、专业的风险定价机制,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手段,这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点。

  其次,要处理好资产安全与投资收益的关系,要在保证投资资产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提高投资收益。利率市场化迫切要求我们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加强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平衡好投资资产种类配置和久期配置,避免利差损再次发生。

  同时,要把握好利率市场化后,债券、大额协议存款等资产收益率快速提升的配置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债券计划、未上市股权、不动产等多元化资产配置管理,努力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力争在预定利率放开后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腾挪空间。

  第三,预定利率放开后,寿险经营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于财险行业的承保周期性,市场竞争带来的利润压力,必然形成成本控制的倒逼机制,这就要求保险企业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将预算、过程监控、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有机连接,形成闭环式联动管理。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