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汽车

车价再现回涨:厂商很淡定,消费者很纠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03日15:45
  消费市场却越来越不理性,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更为严重。

  随着销量任务完成以及库存量下降,车市再次出现价格回涨。往年年底总是价格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近两年车市发生了变化,竞争从四季度明显提前。从今年7月份开始,由车厂和经销商联手推出系列促销活动将车市一步步推向了高潮,提前的降价不仅令车市淡季不淡,而且留给经销商年底更多攻守决定权。达成销量目标还是争取超额返利?对于大多数经销商,今年的销量任务达成并不困难,早在10月份,广州市场就陆续有经销商完成全年销量任务,大家更关心的是通过年底车市来判断明年走势。面对依旧兴旺的年底车市,车厂和经销商表现得更为淡定。

  “2008年为2009年垫了个好底,2009年却为2010年挖了个大坑。”这是记者今年初走访车市时,经销商老总们最多的感叹。2008年车市遭遇寒流而需求大幅下降,为2009年的“开门红”埋下伏笔;而去年底车市抢购热令许多购车需求提前释放,导致了车市需求急剧下降。在大不如前的车市背景下,经销商被迫降价,在车市中杀出一条“血路”。不可否认的是,这招儿在需求膨胀的中国市场的确奏效,加上多项汽车政策的及时出台,在普遍看衰的下半年,车市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并提前完成年初预定的1700万辆销量目标。但从年底价格、资源收紧的趋势看,车厂和经销商希望年底多“垫底”、少“挖坑”的想法占据主流。甚至对于价格回涨可能造成消费需求积压的情况,经销商也释然地认为,“积压消费需求是短暂现象,只要消费环境是好的,这些需求总会在适合的时候释放出来。”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大家都希望车市“可持续”增长。车厂、经销商之间通过联席会、协力会等形式建立起更默契的攻守联盟,车价不再是只跌不涨,新车加价炒作演练得炉火纯青,而经销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有了第三方监督。总之,与前几年无序的价格战相比,车市多了一分理性。

  但相反,消费市场却越来越不理性,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更为严重。尽管汽车零售行业早已从“暴利”时代进入到“微利”时代,但一些车型仍然可以保持连续加价的销售纪录,也有一些车型等车期超过半年仍有人趋之若鹜,还有一些车推出限量纪念版,就可以将价格炒高到50万-70万元。而支持并滋生车市这种现象的,正是越来越多并不理性的消费群。

  中国车市总能带来许多意外,当大家看好车市时会突然出现低迷,当大家对市场失望时又可以绝地反攻。尽管庞大的需求是明年车市趋好的基础,但1700万辆的新车上牌后带给交通、环境等各方的压力,以及国家、地方相应政策的出台都会对消费心理带来太多影响。所以对明年车市悲观一些的心理准备是要有的。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