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周小川:货币政策出台会考虑资本市场反应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0年12月20日05:07

  “央行政策工具都存在两难、做出政策时会考虑资本市场反应、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需要明确转变……”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就金融资本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阐释。

  周小川是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领导者》栏目专访时做出上述表示的。

  “我觉得多数央行政策工具都存在两难。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工具,要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周小川说,除了利益群体以外,还有对整体经济,比如可能对经济增长好,对物价不一定太好,就需要权衡。再一个就是时间跨度上,有些政策短期看好,但是对中长期不见得有利。而另外有一些中长期有利,短期可能还要忍受一点代价。这些都是货币政策工具需要权衡也是两难关系的体现。

  因此,周小川强调,所谓宏观决策,就是要站在更全局的立场,更总量的立场,把近期和中长期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做出权衡,所以每一政策出来按理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难。

  “我们尽量在做出政策的时候,也把资本市场的反应作为一种考虑,尽量的兼顾,但是大家都知道,少数政策不见得每次都能够兼顾到各个层面,最后也要有所取舍。”

  周小川强调,资本市场建立的本身,还是应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服务。实体经济在不断的前进,所以这个服务也需要不断的创新。这些创新可能大部分还都是好的创新,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出乱子的,惹麻烦的创新。另外在一些创新动机上,可能就是少数人为了他们收入高一点,利润高一点所搞的创新,这个都存在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里头,肯定就会有漏洞,有漏洞就会有人去钻空子,谋取私利,然后出现不同的犯罪行为。

  “这个问题就在于监管,要持续不断的加强监管,而且在把老的毛病克服了以后,要有警觉,不断发现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新的潜在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周小川强调。

  对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周小川认为,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会有不平稳、会有坎坷、会有风险,直接融资有比较强的吸收风险的能力,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困难,间接融资吸收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直接融资吸收风险也意味着支持经济体中的创新活动,因为创新活动本身也带有风险,要是没有人吸收风险,谁给创新活动、给这些新的行业注入资金,所以非常需要直接融资的发展。

  “从中国现状来讲,在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周小川说,这些年直接融资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直接融资的规模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在一个高储蓄国家里面,发现间接融资增长也蛮快的,所以这个比例关系的改变还不够,还需要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关系发生进一步的转换,或者更明确的转变。

  周小川认为,导致直接融资力量发展的主力包括养老金、股指投资基金、保险业,还有“影子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