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明年股市:研究“十二五”产业政策是关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2月22日01:19
  明年的中国股市将如何运行?最为重要的,自然是需要考察未来一年里会影响到股市的政策因素。

  道理很简单。首先,未来一年中国面临经济周期的转折,从一年前对经济发展出现通缩的担心,变成要面对如何处理通胀的局面。而这将导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如何启动,又如何衔接,显得异常重要。

  明年的这些变化,对中国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分析通胀因素的影响及可能的政策应对。我们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变为稳健,M2增速较之今年将放缓,极限值大约回落到13%~14%的水平。那么这个水平靠什么来达到呢?央行手里的办法其实并不多,除了利率和存款保证金率外,票据的手段都用上,效果也有限。假如要下一个笼统结论的话,即使央行使用包括2到3次加息的货币工具,来达到这个M2增速,其也许只能满足9%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流动性。

  或者我们可以说,货币政策的调整,是不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目的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尤其是中国这10年来国家主导的经济转型,产业导向才是调整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哪种产业大发展、哪种产业关、停、并、转,需要宏观调控,并非是货币政策决定的。

  因此,要寻找未来可能高速发展的产业板块,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产业。比如方兴未艾的高铁和城市轨道建设。市场在年末已经做出了反应,未来的行情或许会有起伏,充满未知数,但这个产业的投资规模大、投资时间长,从项目本身和行业特性来说,可以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运行。而这样的运行又符合政府换届后新班子快速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的动机,更容易得到政府有形之手的支持。因此在这样的板块上投资,也许不会令投资人失望。

  相对说来,过度分析货币政策和市场的波动,容易让人迷失。比如说加息,教科书上的逻辑并未在我们股市的历史上出现:一般说来加息会导致股市下落,减息容易导致股市向上。可在中国短暂的20年股市历史中,几乎从来就不是这样。

  在过去的20年中,尤其是最近五年中,加息常常抑制不住市场的向上:2005年3月17日提高住房贷款利率,上证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但这就是大底了,没隔多久,一轮史无前例的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起到2007年10月16日,从1000点到6000点,全球资本市场都很罕见)。在这个牛市的过程之中,央行是一直在加息的,即2006年4月28日、8月19日加息两次,2007年3月18日、5月19日、7月20日、8月22日、9月15日加息5次。

  更何况,加息直接影响到的上市公司和行业很少,估计只有金融板块可以计算某些固定的成本和收益,其他板块尤其是大型央企几乎对资金成本的变化不敏感。

  因此,我以为,关注明年中国股市的政策因素,并且以此作为投资的依据,认真研究“十二五”的产业政策才是关键。(作者系资深市场人士)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