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表示,将继续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1年,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在即,据住建部估算,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资金将突破1.3万亿元。与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银行的信贷支持尚显不足。
1月12日,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余额751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部房产开发贷款增幅8个百分点。
不过,银监会相关负责人12日指出,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才刚刚起步,目前来看规模不大,但是增速是非常高的,而且未来此项业务的增长空间很大,会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
国开行拔头筹
据本报记者获悉,工、农、中、建、交以及国开行是提供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其中,以国开行的规模最大。截至2010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1455亿元,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惠及204万户、689万中低收入群众。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透露,2011年,该行安排保障性住房新增贷款规模达1000亿元,发挥中长期投融资和“投贷债租”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优势,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010年末,
工行、
建行和
交行的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144.28亿元、113.25亿元、173.5亿元。而农行自2008以来,累计发放各类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126亿元,支持项目160余个。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是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着力点。未来,银监会将继续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
可持续发展存疑
尽管信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起步,但是各家银行都面临着风险缓释不足、还款保障难以落实等问题。
“有关办法正在探索,如何保证银行对保障性住房贷款的商业可持续是个关键问题。”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质,包括廉租房的租金较市场化租金低、公共租赁房不能买卖等问题,这部分开发贷款的现金流有困难。
不过,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该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并不算高。以交通银行为例,该行2010年保障性住房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279万元,不良率仅为0.02%。
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对于保障性住房发放开发贷款实施名单制管理,确保开发主体为有实力、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保证保障性住房贷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还款保证机制建设比较重要,政府应该有一定的担保,同时应该有合理的政策配套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对银行的信贷投放形成一定的政策保障,还需要财政部、住建部、央行、银监会等部委协商解决。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