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戴相龙:人民币真正国际化要经过15-20年的努力

来源:中国网
2011年01月15日14:28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先生发言 中国网 胡迪/摄

2011年1月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京召开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议主题为“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旨在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变革,解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精神,预测宏观经济走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贡献智慧。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会上演讲的题目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谈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步骤和途径时,戴相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人民币全面可兑换,人民币全面履行国际货币的五项功能,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占有较大比例,这个比例应相当和超过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比例。因此,人民币真正国际化要经过3-4个五年的努力。

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步骤是,完全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上可兑现,基本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先发挥人民币的计价、结算、投资功能,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途径是,先是在中国周边国家,再扩大到东南亚、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最后扩大到全球。

经历上述常规步骤和路径,通过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也应该通过政府之间的特定安排,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措施是,将人民币互换扩大到更多国家和地区,增加双边货币互换总量,直接用人民币到境外投资和支付贸易逆差,用人民币作为他国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在上述特定安排中,应允许人民币持有者,及时方便地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商品和劳务,到中国进行投资,也可以兑换成国际货币。

戴相龙同时提出对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一是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加快大型金融企业走出去步伐。现在,我国已将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20个省市区的67000多个企业,银行可对境外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企业可用人民币到境外开展直接投资,我国商业银行设在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分行可开展外币兑换人民币业务。所有这些改革应在更大范围稳步推进,并加快大型金融企业走出去步伐,在境外经营和管理人民币中发挥作用。

二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到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2.85万亿美元,占用人民币20多万亿元。外汇储备过多,增加货币供应,加大了通胀压力,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成本,加大了中国外汇资产缩水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用人民币过多,导致信贷收支不平衡,银行监管部门难以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控制。为此,应控制贸易顺差,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扩大对外投资,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在加大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欢迎国际金融机构和有关政府到中国发行债券,欢迎有条件的企业到中国上市。经过试点,有序开放居民对境外投资。为实现控制货币发行过多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双重目标,我赞同一些专家的建议,我国可采取日本的做法,由中央财政发行短期国债,用所筹资金,委托中央银行购买和管理外汇资产。如此,不增加财政赤字。现在,日本有外汇储备1.1万亿美元,其中,日本政府财务省持有95%,日本银行只持有5%。

三是加速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加快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毛利差有3个多百分点,是国际市场的一倍,不利于我国商业商业银行走出去。因此,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减少存贷利差,同时支持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获取综合效益。现在,大额存款和小额存款执行同一利率,很不合理。建议商业银行发行大面额存单,以便机构投资者、各类基金的投资。

四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差距,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人民币国际化,要选择一个离岸中心,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过渡。我国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又与内地经济紧密联系,是发展人民币离案中心的最理想地方。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等于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增加了一种货币,不影响港币的法定地位。由于人民币汇率,按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管理,因此,人民币在香港流通也不会对港币和与美元的联系汇率产生重大影响。建议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香港人民币流通量。同时,开辟香港的人民币持有人到内地的投资渠道,包括投资股票和债券。

五是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邓小平同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已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有关改革正在稳步开展。但从国家要求和历史给予的机遇看,改革步骤较慢。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上海不是全国第一。建议国家加大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力度。美国的政治中心在华盛顿,金融中心在纽约;日本、英国的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都在首都。我国是,金融交易中心在上海,金融管理中心在首都,这种情况,是否有利于在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经历历史检验。从现实出发,我建议,超大型金融企业集团所属公司应更多设立在上海;同时,通过重组在上海发展国家超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应改进管理方式,更好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一言)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