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意见领袖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滕森、皮萨里德斯

来源:理财周报
2011年01月17日08:47

  理财周报记者 曾雪梅 欧阳梦雪/文

  一月的北京,依然寒冷。位于北京东部的国贸中国大饭店的会场内,名为“曲折复苏,重启改革”的第二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正在进行。会场上,两位国外到访的学者格外引人注目。

  一位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另一位则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戴尔·莫滕森。一个月前,他们和彼特·戴蒙德共同获得了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两位诺奖得主接受了理财周报记者采访,谈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以及对中国通胀问题、未来发展的看法,戴尔·莫滕森还应邀将为理财周报读者撰写投资家亲笔信。更有趣的是,莫滕森还对理财周报记者直陈他不会理财,从来都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

  梦幻时刻

  70岁的戴尔·莫滕森在闭幕晚宴上发表了一个短小但是诚挚的讲话。莫滕森讲话的时候,他的妻子坐在一旁,眼泪涌了上来

  2010年12月,整个斯德哥尔摩都陷入到童话般的圣诞节氛围中。它似乎只围绕着包括莫特森、皮萨里德斯、戴蒙德在内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旋转。这些获奖人面前是应接不暇的旋风般的活动,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

  一切活动都以12月10号举行的诺贝尔奖典礼为中心。卡尔古斯塔夫十六在这里向身着正装的获奖者颁发证书,西尔维娅皇后与其他王室成员一起坐在旁边观礼。皇后戴着从拿破仑那里继承的三重冕,身穿一件鲜黄色的长袍。

  所有的获奖者都非常繁忙,他们必须应对狗仔队,在媒体发布会上讲话,一起参加电视台的圆桌论坛,拍照,发表演说,突击补习皇家礼仪等等一切为音乐厅的颁奖典礼所作的准备。

  皇家斯德哥尔摩交响乐团的演奏回荡在典礼上,无数的鲜花衬托出现场的美丽与优雅。音乐大厅里装点了23000朵鲜花,马蹄莲、蝶兰、石蒜、冬青、康乃馨、玫瑰等等,樱桃色和丁香色交相辉映。

  典礼之后,获奖者和他们的家人,国王与皇后以及他们的随从,还有其他达官显贵就要移步去参加宴会了。在喇叭的鸣响中,他们走下宏伟的阶梯去参加私密的晚宴。

  据现场观察者说,晚宴在城堡式的建筑中举行,1300人济济一堂,获奖者,皇室,首相等等。60多张桌子上都体现出了别具巧思的插花艺术,2000根试管被用来当做花瓶,是为了营造出鲜花盛开在空中的幻觉。主菜是大比目鱼,每个人还能获得三块诺贝尔巧克力币作为纪念。

  宴会在11点之前国王和皇后离开的时候结束。但是晚餐在楼下的金色大厅里继续进行。包括莫特森在内的所有获奖者都会去舞池,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中翩翩起舞。

  莫特森和夫人贝弗利都热爱并精通音乐。在电视节目“诺贝尔思想”中,莫特森夫妇演唱的片段也被播放出来。还有一个剪辑影片中,莫特森在家里唱着《老人河》,贝弗利在一旁弹奏钢琴伴奏。

  70岁的戴尔·莫滕森在闭幕晚宴上发表了一个短小但是诚挚的讲话。莫特森讲话的时候,他的妻子坐在一旁,眼泪涌了上来。

  斯德哥尔摩大学举办的青蛙舞会是除了颁奖仪式外最精彩的部分。当获奖者被带领去舞会现场以后,根据指令,他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只青蛙,然后必须一边跳上台阶,一边喊着“呱呱”。

  诺奖得主有个中国未婚妻

  魏丽华的研究领域恰好与克里斯托弗一致,她的兴趣也在劳动经济学。她和克里斯托弗共同署名发表过3篇论文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生于1948年,他西装笔挺,有着英国式的绅士礼节和严谨的态度。对话中透着一股干练和睿智。他不常露出明显的笑容,只是一种从容而浅浅的微笑。常常用手微微支撑下巴,仔细聆听对方的言论,沉思片刻后快速做出回答。

  在获得诺奖之后的日子里,皮萨里德斯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办公室门上,经常贴满各种各样写着贺语的纸条,门口也时常摆放着许多庆贺的小礼物。他为了避免打扰甚至找地方躲了起来。伦敦政治学院替他声明:对获奖一事,他想暂时保持沉默。

  对于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来说,这项荣誉是颁给了三所大学和两个国家。克里斯托弗生于希腊塞浦路斯,拥有希腊和英国的双重国籍,前者是他的祖国,而后者则是他学习和工作的国家。他本科阶段先后就读于塞浦路斯大学和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之后分别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并最终留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本次中国行随皮萨里德斯而来的还有他的中国未婚妻魏丽华。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魏丽华是四川人,1996年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大学,2007年开始担任讲师。2009年3月至4月在香港大学担任访问助理教授,这一阶段克里斯托弗也在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2010年1月至3月,魏丽华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访问助理教授。2001年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大学经济表现研究中心工作,克里斯托弗是这个中心的主管。魏丽华和克里斯托佛相识于2001年,她的研究领域与克里斯托弗一致,并且和克里斯托弗共同署名发表过3篇论文。

  另一位诺奖获得者戴尔·莫滕森则是标准的美国公民,他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劳动经济学。

  戴尔·莫滕森则显出美国式的随和和亲切,今年71岁的他更加像位慈祥而幽默的长者。

  莫滕森与媒体的对话则显得随意而轻松,在被问及日常生活中是否会选择股票或者债券等理财方式时,他笑着说:“实际上我不适合理财,虽然我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但是我更多关注于劳动市场,所以我的资产组合还需要依靠其他的金融学专家来帮助我。应该说凯恩斯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从事金融理财方面的专家,而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此次中国行,是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项之后国外演讲的第一站。

  获奖成就为促进就业

  2010年诺奖经济学奖的揭晓,使得经济学奖从历来重视复杂的数理模型中跳出来,开始逐渐转向社会现实问题

  莫滕森等三人得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研究,是关于应对失业率的一种有效理论,正式名称是“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并且推动了匹配函数概念的确立。这种理论和函数主要用于解释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失业到就业的流动状况。

  在诺奖得主详细解释后,理财周报记者初步理解了这种理论:在发现寻找工作者以及提供工作岗位者之间的错位后,探索这种错位的真相,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来试图消灭这种错位或者尽可能降低这种错位的概率,以达到促进就业率的效果。

  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使得他们获得这项殊荣。”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获奖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对于失业率这一问题感兴趣并致力研究,是由于他最初开始研究这一问题时欧洲的失业率已经开始上升,他了解这一问题会影响政策,同时也会对社会有更大的意义。

  2010年诺奖经济学奖的揭晓,使得经济学奖从历来重视复杂的数理模型中跳出来,开始逐渐转向社会现实问题。

  失业率对于美国、中国或者是世界经济来说,是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将会给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记载:2010年9月美国的失业率为9.6%,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则是10.1%。失业率问题急需一个相关的理论来进行解决。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与戴尔·莫滕森的理论中,最核心的词汇是“摩擦”与“匹配”。关于摩擦,二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给出了他对“摩擦”的理解:“当劳动力市场有摩擦的时候,需要一些时间使得经济资源能够跟工作配对,你不能够在没有任何摩擦的情况下就立刻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

  戴尔·莫滕森的搜索摩擦的解释则显得更加有趣而易于理解:“好比说我夫人跟我最近想买一所房子,而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重新装修房子了,我们想把现在的房子卖掉再买一个新的。就像一个人想要卖掉他的房子,于是他想要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其他市场,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找到这种适当的配对。”

  搜索摩擦的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你发现失业率不断上升,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其他人群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用人单位也在为了无法找到适合的人才而苦恼。

  根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与戴尔·莫滕森的研究,对付摩擦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快流动性。而现实却是加快就业流动性的实施中会存在很多的障碍。

  “在一些大中城市,人们很难向工业行业进行迁移。因为他们无法离开他们的土地。他们到城市需要找房、买房,而且还要找工作,房价又很贵,在这点上就存在着很高的住房成本。”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

  “因此政府和相关的企业应该通过加强相关的就业者技能培训和教育度以及采取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推动就业的流动性,加强就业的匹配度”。他同时提出研究的结论。

  无需担心通胀问题

  说到经济增长我觉得7%,现在是超过10%,实际上是通胀率三倍左右,你有很多的支出盈余,为什么还要担心通胀问题呢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与戴尔·莫滕森此次来到中国,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与中国众多经济学家进行一场关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对话。

  近年来,金融危机一直是围绕着我们生活的一个话题,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009年随着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瞬间在欧洲乃至世界的股市上掀起千波浪,继而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而中国2010年居高不下的物价背后也显现出严重的通货膨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自己的看法。

  两位诺奖得主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对话紧张而火热。

  在被问及对于偶债危机的看法以及假如成为中国的领导者,是否会选择投资欧债国家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在欧债危机的问题上,西班牙可能是一个问题,不光是6400万美元的问题。现在是西班牙政府有这样大的一个债务,如果不解决的话,可能在长期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如果西班牙像希腊一样垮台,欧盟还是有资源能够挽救它的。但是如果没有能力救助的话,很有可能欧元区就此垮台了,因此必须挽救西班牙防止进一步贬值。

  而假如作为中国的领导者,则会选择有条件的投资欧债国家,开出的条件则是必须进行改革。

  莫滕森则是希望各国可以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相关的教训,反思和分析问题的症结,在日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中国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有独特的看法:“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担心这个通胀率,如果说我是央行我压根不会担心这个通胀率的问题。说到经济增长我觉得7%,现在是超过10%,实际上是通胀率三倍左右,你有很多的支出盈余,为什么还要担心通胀问题呢。如果你经济不增长通胀才是一个糟糕的事情。”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