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机电工人十里挑一选企业 金华面临20万用工缺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01月19日03:42

  每年春节前后,在外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工们又要踏上返乡路,用工市场总是会出现程度不一的 “用工荒”“招工难”。而今年的这一难题,有了新的注释。

  继《每日经济新闻》陆续追踪出温州、义乌、台州、绍兴等地的用工情况调查后,昨日(1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

从浙江省金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金华市区2011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以下简称紧缺职业目录)中获悉,2011年,金华全市企业用工缺口将达到20万,仅金华市区用工缺口就达4万人,涉及机电、纺织、医药、商贸、服务、食品、建筑和农林8大类的38个工种。由此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一些校企对接的平台上,机电类紧缺工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愁找不到出路,竟然可“十里挑一”选企业。

  紧缺工种缺口达20万人

  “春节前后,‘招工难’必将成为一个社会难点。为此,上个月,金华就业部门通过问卷调查,派遣12个调查组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企业节后用工情况进行了先期调查。从反馈情况看,预计全市将出现较大用工缺口。”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助理葛根华告诉记者。

  这份“紧缺职业目录”显示:2011年,金华紧缺工种用工缺口达20万人,仅金华市区就达4万人,涉及机电、纺织、医药、商贸、服务、食品、建筑和农林8大类的38个工种。

  调查显示,今年的“用工荒”最大的特点在于:相比2010年,今年的紧缺工种新增了9个,其中仅服务类就新增了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和营业员4个工种,缺口起码在5000人以上。

  除此之外,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今年还专门走访了1000多家企业,其中金华市区120家,对企业紧缺工种进行调查。

  “缺工比去年略有上升,去年缺口是19.6万,今年是20万。我们通过建立市内定点监测点来检测用工的情况,全市100家企业成为监测点。同时,2010年12月份对全市1000家企业进行用工调查,随后我们找近100家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会上分析了用工情况,探讨应对用工难问题的举措。”葛根华表示。

  据一份“锦程人才”对农民工的调查问卷显示:春节后,只有62%的农民工选择节后外出打工,8%的人选择在家乡创业,20%左右的农民工选择了在当地企业上班。与此同时,金华企业的用工需求预计将增加20%。

  不过,在采访中,葛根华向记者一再澄清金华目前遇到的情况是“招工难和留人难”,而不是媒体形容的那种 “用工荒”。他认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的情况,是因为前几年的雨雪恶劣天气,还有春运的一票难求。但是,针对目前的用工紧张,仅是因为春节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提前回家,造成了目前阶段性的缺工。

  金华本地的企业浙江省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金景海介绍,企业现有员工5000人左右,每月流动率在5%,这意味着每月需招工250人左右,而随着节前农民工返乡、征兵、结婚潮的到来,招人是件难事。他说,5年前,850元的保底工资,企业都不愁招不到员工;如今,最低工资1300元,招工难的情况却越来越频繁。

  据金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培训处处长张政分析,金华的服务业大军以外来务工者为主,这几年服务业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不少外来务工者都选择在老家就业,导致人才供不应求。

  机电类毕业生“十里挑一”找工作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型企业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之愈演愈烈的“用工荒”,这困扰着很多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金华市,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在就业管理服务局的帮助下,通过 “校企对接”的模式,直接从学校“打包”机电类毕业生。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的“紧缺职业目录”中,第一大类就是机电类,包括数控车床工、铣工、钳工、制冷工、磨工、电焊工、汽车维修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15个工种。之所以有着数量如此庞大的机电类工种的紧缺,主要与金华整体的产业结构有关。

  据张政分析,一方面,生产工具、量具、模具这类机电产品,是金华主导产业之一,用工需求本身就比较大;另外一方面,这类工种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有要求,能胜任的人数满足不了需求量。

  “目前,在缓解‘用工荒’时,我们有一些企业通过我们局的牵线搭桥,选择与高校、职校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少学校根据各个公司、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办班,培养对口人才,比如专门的机械班、专门的汽车维修班、仪器仪表班。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就业率和对口的程度。实际上,企业和学校直接联系招到的员工,比在招聘会上招到的工人收入要高上15%~20%。而这些年根据我们的测算,学院的就业率就在100%左右。”葛根华告诉记者。

  上述这个说法,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方面也得到了证实。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方面负责人介绍,仅2009年一年,就有30多家电动工具企业前来招人,一招就是30人起步。而对口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一共才260人。整个学院一年有来自金华以及省内的300家企业前来招聘,而机电学院每年一共也只有700多名毕业生,这样算下来就是90%不愁工作,有些优秀生找工作甚至可以十里挑一。这几类工种不仅抢手,在收入方面,也很可观。据悉,模具工试用期工资在1500元/月左右,转正后约2000元/月,而数控加工一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薪水。

  除此之外,葛根华还透露,企业方面也表示为了缓解“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境,采取了许多实质性的管理方案。现在公司多采用将企业管理人员从目前的一线员工中间竞争选出,然后上岗。另外,企业把员工在公司的就业年限档次也拉得很开。工龄每增加1年补贴4000元;如果是增加了2年,则有可能是5000~6000元;3年以上的就可能会送到金华当地的师范或是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及时给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劳动部门贴钱服务企业

  为了缓解用工紧张的局势,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省际劳务对接,即赶赴边远地区的劳务输出地进行对接。

  “我们去年12月份曾组织企业去江西景德镇招工,企业的招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局提供的是全程免费的服务,甚至是贴钱来服务企业。接下来,我们还会在1月23日去安徽的阜阳展开招工,我们贴钱租用公交公司的汽车,3天的费用8000多块,这些钱都是我们出的。”这样的一次招工正是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为了满足春节后的用工需求做的一手准备。

  采访中,葛根华一再表示,作为劳动部门要想真正为企业解决 “招工难”的问题,从4个方面可以进行突破,比如,要搭建好的平台,多组织一些招聘会;或者是直接校企对接,或是组织企业到偏远乡村去招工,或是在乡村开设培训班,使边远山区劳动力能够满足企业需要;另外,政府部门要提供相关的企业服务,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户口问题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还要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的自主招工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贴。

  据介绍,金华本土几家大型公司已经着手在解决用工问题上作文章。

  今飞机械集团金景海介绍,今飞集团在2011年企业人力用工支出方面的投入,预计将增加1000多万元。在突破“用工荒”的问题上,新的一年,集团将在人员密集的车站、劳动力市场等加大招聘力度,与更多的学校实现校企对接,与中介招聘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保持信息通畅;除此之外,进一步夯实“人带人”传统,对老员工带来新员工给予奖励,对员工实施奖励100元到300元。

  “解决缺工问题就是要合理利用劳动资源,落后的产能设备一定要淘汰。以金飞集团为例,原先需要100个劳动力的生产线在转型改进升级之后,现在仅需要10多个劳动力就能完成。”葛根华说。

  “我们现在也有技能培训方面的补贴。目前正在探索针对一些有组织大批量的输出地,对这些地方进行技能培训方面的补贴和帮助。”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