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当当口战大摩女 “包装”“路演”是承销敏感词

来源:理财周报
2011年01月24日10:19

  一边是自称“摩根士丹利员工”的知性美女,另一边则是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人们很难将“京骂”与粗俗跟这两方联系起来。然而近日,一场大摩女口战当当网的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升温,加剧。为人们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内企业大战外资投行的闹剧。

  “关键的问题,投行压低定价目的何在?对其有何利益?”

  这是李国庆1月19日在微博上发表的问题。

  从李国庆在微博上发表的后续几个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依然存在几分委屈和不平,而此时距离李国庆与大摩女们口战的基本结束已经过了一天多的时间。据李国庆的微博透露,其老婆俞渝在“第二天”还要与投行的人晚宴。

  当当大摩,孰是孰非

  当当网大战大摩女口战结束了,但其带来的问题却让人引发深思:外资投行是否真的有意“欺压”中国公司呢?

  是外资投行故意压低发行价,还是其中另有原因?双方的利益究竟如何平衡?

  李国庆和大摩女争吵的焦点问题在于IPO筹资金额的定价。从李国庆1月15日在新浪微博上发表的“歌词”可以看出:李国庆认为摩根士丹利先是以10亿到60亿的价格对当当网进行了承诺,而后却在香港的招股书上以朝韩战争为由,将当当网的价格定为7亿到8亿元。李国庆在微博上表示:对此我“大发了脾气”,他认为,摩根士丹利存在故意将当当网的价格压低而取得与基金的长期信任与合作。

  实际上,对于外资投行的声讨并非来自当当网一家,一位疑似大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网友发出声讨:靠投行发达的公司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被投行欺压。

  外资投行此做法究竟是否合理?

  某外资投行人士表示,“路演当天,投行和公司会根据当天的情况对于筹资额进行再次的调整。”

  那么此轮再调整,是否会掺杂人为因素,就像李国庆指出的那样:大摩是故意压低价格呢?

  对于此问题,外资投行人士回应说:“首先,筹集资金额究竟是多少并不是投行说了算的,而是市场说了算。即使投行给出了一个估计值,在未来的二级市场上,也会由于投资者的介入而趋于市场的价格。”

  而对于外界对外资投行故意压低公司发行价格,存在欺压国内公司的行为的言论,该投行人士表示:“国内的企业应该自身存在一些基本的‘判断力’,不应该对于估计值盲目乐观,应该有一个更加理性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58同城CEO姚劲波也向理财周报记者说,“当当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不方便多说,但是58同城未来上市首选海外,也将选择海外的投行,因为他们从各方面都更为资深和专业一些。”

  而国内某投行人士则说,“实际上李国庆和大摩之间的吵架,只是类似于菜市场讨价还价一般,并非存在什么内幕,李国庆单纯地认为筹钱筹少了,或者怀疑是否有炒作的嫌疑。”

  “包装”、“路演”,两个敏感词

  李国庆和大摩女的争吵带出外资投行承销的两个敏感词。

  “包装和路演再定价是外资投行进行承销时容易出故事的地方。”国内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因为这两个阶段一个是投行尽力掩盖公司的缺点,一个则是多少掺杂了人为因素,与其他一板一眼有实际数据做支撑的步骤相比,显得‘灵活性’很大。”

  该投行人士还称,“外资投行的承销流程一般分为四步,招标、勘察企业情况并包装、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注册说明书和在各大金融城市进行路演。”

  当当网和大摩女争吵中的第一个敏感词——“定价问题”发生在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根据投行的指导在各大城市进行路演的环节。

  某外资投行负责公司上市的员工解释:“通过当天路演的情况,投行会和公司对于股票的筹资金额做一次调整。”由于此环节并非有之前估价时的未来现金流等实在的数据做依靠,究竟什么情况是好,什么情况是坏,缺少一个明确的标准,也因此引发了李国庆的不满。

  第二个敏感词,是此次口水战的另一个焦点话题,“当当网的现金流”。

  根据大摩女的言论:你还是先顾好自己的现金流吧,揭示出承销过程中的包装奥妙。

  上述国内投行人士说:“为了让公司顺利上市,在承销阶段,常常会对公司的财务以及状况进行一系列的‘包装’。”而大摩女的激愤之言,正好泄露了承销中的包装问题。

  国内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员表示,“当当现金流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他的资产大部分是供货公司寄存的书籍,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应付账款,其现金流很大程度上是被应付账款撑起来的。也就是为了上市时让报表好看一些。”

  国内上市条件严苛

  海外上市的公司,实力一定强大吗?

  2010年,是新股发行井喷的一年,国内外IPO市场上一片火热。当当网、优酷网纷纷以“YOKU”和“DANG”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同时出现在美国股市上的还有中国的教育机构“学而思”。除此之外,蒙牛、阿里巴巴、盛大、新浪、土豆网等企业也已纷纷选择在美国上市。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已经有35家国内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占据美国IPO市场上的23%。

  有人感慨:能在海外上市,实力一定非同小可。

  然而,假如把国内上市公司的条件一一列举,并与国外上市的条件做一简单的对比的话,你会感慨:能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才是真的不简单。

  作为一家有条件在国内上市的公司,要通过盈利与资产几道大关: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相比较之下,美国的上市条件少了许多。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创业板在中国刚刚起步,而且对于创业板来说规定也很繁多,但不能因此就以为美国上市容易,仅仅限于在上市条件上,并没有国内这样多的关卡,但是上市之后的来自于法律和投资者的监管,比国内严格很多倍,这点正好和国内相反,国内是上市前的条件筛选严格,而国外则是上市后的监管力度大。甚至有专业的保险业来为上市做后盾,然而这种条件下的上市制度,在促进成长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会有较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