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如何看待当前物价形势?有怎样的手段可以保证百姓的钱袋子不缩水?今后我国货币信贷政策有何变数?新华社记者围绕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政策调整一定要及时”
记者:有人评论说中国货币超发了,对此您怎么看?
周小川:货币超发的概念原本是计划经济的概念,指货币超经济发行。在传统计划经济里,实物经济生产多少东西是固定的,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货币的发行和生产会保持一定的规模,货币超过了这一规模,就叫超发,这个概念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价格都不固定。在市场经济下评价货币供应,我们一般用货币供应偏大还是偏小这一概念。
在抗击危机期间,国家有意地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如果不这样做,经济一定会出现很严重的下滑局面。但政策总会具有时间滞后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在反危机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物价和资产价格上升等一些负面效果会慢慢显现,但政策调整一定要及时,要把抬头的物价尽快打下去。
居民一定会增收
记者:这几年百姓钱袋子里的钱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周小川:“十一五”期间,除了有一两年物价偏高外,其他时间物价基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从更长一点的时间看,老百姓保值增值的收益和总的平均存款的利率水平是会高于物价水平的。
记者:未来五年百姓钱袋子能不能鼓起来?
周小川:“十二五”期间中国居民的收入一定会逐渐增加。在收入提高的同时,政府又高度强调要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另外“十二五”社会方面的改革发展,比如教育、医疗、退休保障这些方面会有所改进,收入差距也会受到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减少百姓开支,增加财富的积累。
百姓手里的钱是不是在增加,不能只用收入和物价来衡量。过去几年我们的金融市场出现了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理财工具,这些渠道过去几年价格是比较正常的,也将会为未来居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保障。
未来还会依赖数量型工具
记者:2011年(中国)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内涵是什么?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小川:货币政策可分为五个档次:从紧的、适度从紧的、稳健的、适度宽松的、宽松的。稳健是个中间状态,它是经济正常运行时期的一种货币政策。
中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抗击金融危机所采用的一些刺激政策将回调到正常水平。其具体表现会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物价水平会在一个阶段后出现回调;利率和物价的关系开始逐渐由负转正,平均存款利率、国债投资利率会大于通货膨胀;向社会提供的货币信贷量将回复到一个不过度膨胀、但也不过度收缩的常态水平。
记者:我国流动性闸门怎么管控?下一步在货币政策走向上央行对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将如何选择?
周小川:管控流动性要有两个渠道,一方面流动性过多就要想办法吸收回来,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高位,但未来还是会依赖这一工具的使用以及央票的发行来对冲流动性。
另外,市场流动性是靠货币创造过程体现出来的,通过收紧信贷以减缓货币的创造放大过程,也是管控流动性闸门的一个手段。
至于今后会侧重于哪种工具,我们不排除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使用。2010年以来的情况是,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可见我们既用了数量型也用了价格型工具。
(责任编辑:王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