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联想双面出击 转型加速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1年02月02日08:24

  合资NEC,转型移动互联网,双面出击的联想面临两个战场的战斗。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云辉

  联想的转型正在加速。

  2011年1月27日,联想集团(0992.HK,下称“联想”)的全球化并购再下一城。当天,联想与日本电器厂商(NEC)达成合资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由联想控股的合资PC企业,并将各自在日本的PC业务转入合资公司,共同生产、开发产品并销售。新公司也将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个人电脑集团。

  通过这一合作,联想不但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并有望重回全球PC厂商第三位置。

  与此同时,联想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也在绸缪新局。9天前,联想刚宣布,旗下将组建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Mobile Internet and Digital Home Business Group,下称“MIDH”),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云计算、智能电视、数字家庭等领域展开扩张。

  联想内部人士认为,无论是业务架构的调整,还是与NEC的合作,都是联想2009年以来“进攻(新兴市场)加保卫(成熟市场)”的双拳模式体现。不过,业内也有人认为,由于全球PC市场增长放缓,且面临新兴产业链冲击,联想对NEC的PC业务的整合,以及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拓展,依然充满挑战。

  一边是撑起联想现在的PC业务,一边是代表联想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联想能在保持现有市场地位下,完成向移动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吗?

  联姻NEC

  “与NEC的合作,是联想海外扩张战略的延续。”联想消息人士透露,在2004年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一直没有放弃对海外市场的拓展,但一直因全球PC巨头的狙击而苦无进展。

  2007年,联想曾计划收购欧洲第三大PC厂商Packard Bell,但被宏碁横刀杀出,借收购关联企业美国Gateway,抢先将Packard Bell收入囊中。一年后,联想试图收购巴西最大的电脑厂商Positivo Informatica,再度因惠普、戴尔的狙击竞购而失败。

  此番,通过联姻NEC,联想终于再度将触角伸到海外。

  根据双方协议,在联想与NEC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中,联想通过全资附属公司Lenovo BV持股51%,NEC持股49%,联想将把其日本业务全部装入合资公司。同时,联想以每股4.85港元价格向NEC定向增发2.81亿股联想股票,总价值为1.75亿美元,NEC则将PC业务全部装入合资公司。如果未来合资公司销售收入达到预定标准,联想可以在5年后选择以约2.75亿美元(可能根据约定条款有所变化)全数回购NEC持有的49%股份。

  该交易预计将于2011年6月30日完成。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透露,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还会保持两个业务独立运营,日本市场上还会同时存在NEC品牌和联想品牌的产品,而且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队伍运营。但从长远来看,双方会从品牌到产品,到供应链、采购等环节,讨论更高效率的运营模式。

  不过,在全球市场上,NEC的PC业务占据份额仅有0.9%,所以此项合作对联想全球业务有多大促进还存在争议。部分人士认为,该合作对联想PC全球业务的拉动有限。

  但如果仅从数据叠加的效果来看,通过此次合资,联想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的排名将进一步提升。

  IDC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在全球PC市场上,惠普占据着19.5%的市场份额。戴尔、宏碁、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1%、10.6%和10.4%。NEC并入联想后,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宏碁,再次成为全球前三。

  摩根士丹利认为,此项合作可令联想的电脑出货量提升6%~8%,销售增长10%~12%,从而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差距。

  乐观的看法认为,由于日本PC市场相对封闭,NEC在当地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一年出货260万台PC。此项合作有助于联想进一步占领日本市场,并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通过业务整合扩大规模,降低双方产品成本。

  而杨元庆在1月27日透露,联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成为增长最快的PC厂商,上一季度增长速度高达行业增长速度7倍。

  IDC数据显示:联想2010年在亚太地区仍是PC市场领头羊,市场份额为20.2%,在俄罗斯的PC市场份额已由2008年的1.4%增长到去年三季度的8.3%,在印度的市场份额由2008年底的不足7%增长到了9%,在欧洲、北美等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1月27日,参加达沃斯会议的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表示,联想在新兴市场和美国的份额还将继续增长,“我们在全球都在盈利。”

  外界对此项合作最大的担忧,是双方下一步如何进行企业整合和管理运营。杨元庆1月27日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已经有整合IBM的PC业务的经验,所以对整合顺利完成抱有信心。

  对于这一点业内尚有疑虑,“联想此前与境外公司的合作还没有太成功的案例,对IBM的整合也只能说是有限的成功,合资公司的前景还有待时间考验”。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

  种种迹象表明,与NEC的合资目的,联想并非只局限于PC的市场份额。

  “在PC业务之外,联想与NEC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未来还有可能在手机、服务器等更多业务领域达成进一步合作。”杨元庆表示。

  转型移动互联网

  PC业务的进退,是联想现实的生存之本。但对正在转型中的联想来说,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成败,未来的意义更加重大。

  “全球PC业正面临重大变革时期。”柳传志认为,PC业正面临毛利率不断下降的巨大挑战。从全球看,台式机销量近年来在锐减,笔记本电脑销量则持续上升,关注手持互联设备体验的消费类用户更大幅上升,“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内,各种手持设备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与传统PC匹敌的局面。”

  此前,2010年4月,联想高调提出移动互联网战略。杨元庆当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在未来3~5年,手机和移动PC将占据联想整体营收的70~80%,无论手机还是PC,联想未来的产品都将全面转向移动网络化。

  在此之前,联想其实早已试图在互联网和手机领域开辟蓝海,但多次尝试均以失意告终。

  早在1999年,联想就曾有一个宏大的互联网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接入、门户、垂直网站乃至覆盖整个用户社交系统的“最领先的互联网”业务,成立了FM365网站,并在2001年投资1亿美金与AOL合资拓展其业务,但因互联网寒冬、合作矛盾等问题最终折戟。

  其后,联想将电子商务业务拆分神州数码,但多年拼杀之后,神州数码的发展轨迹却与互联网渐行渐远。

  2001年,联想曾定下三个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IT服务、手机业务,随后三年中,联想总共投资超过12.5亿港元,其中投资于互联网业务超过10亿港元。但在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价格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后,由于当时的管理层认为多元化投资分散公司精力,联想又逐渐淡出了以上业务。负责手机业务的联想移动,2008年1月被剥离出售给弘毅全资控股的Jade Ahead、小象创投、Ample Growth鸿长企业及Super Pioneer,直到2年后才被重新回购。

  与联想几年前的转型尝试相比,IT产业的环境现在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时的背景是,全球PC业务仍然在增长,联想进可攻退可守,即使扩张遇挫,对电脑主业也不会带来冲击。但现在,PC产业的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并且正被移动互联产业不断蚕食。

  这个变局同时打破了IT业的技术和硬件架构既有格局,产业链的话语权和产业资源的全球配置也随之重新洗牌。

  “移动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出现给了我们非常宽大的、新的发展空间,或者是被淘汰出局的厄运,所以联想没有退路,必须义无反顾。”柳传志说,联想必须实现面向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大发展,“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和转型,就会有猝死之险。”

  “新业务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联想内部人士透露,在转型战略下,移动互联网业务已在联想内部受到高度重视。

  两大业务集团并立

  1月18日,联想成立全新的业务集团——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MIDH),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由此升级。

  这是联想推动移动互联网的最新进展。在此之前,联想就已大举开售智能手机乐Phone,平板电脑乐Pad也于1月6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首次推出,预计上半年正式上市销售。

  联想人士透露,业务架构调整后,联想旗下已形成两大业务集团——PC产品集团和MIDH业务集团。其中,MIDH将负责拓展联想PC领域以外的业务。联想高级副总裁、原产品集团总裁刘军变身成为MIDH组建后的首任总裁,其原有职务则由原Think产品集团负责人Peter Hortensius接任。

  “刘军的特点是擅长在困境中打开局面。”联想人士说,“现在由刘军来主持MIDH,显然是希望用刘军的闯劲来打移动互联这场硬仗。”

  这也是联想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此前的多次调整,都只是针对电脑市场变化,对业务群组和市场区域进行应对。

  而在此次调整中,以前只以业务部门形态存在的移动互联业务,被提升为独立的业务集团,“这意味着,从架构上来看,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已经被提到与传统电脑业务平等的地位。”联想人士说。

  联想没有公布MIDH的人员及投入。不过据联想内部员工透露,MIDH目前已经整合原联想移动的逾300人团队,及联想研究院等其他部门负责相关业务的大量员工,总人数规模已达近500人,“今年还会进一步扩招人马。”

  而在资金投入上,联想亦倾尽全力。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联想在相关领域投入的研发和营销资金,规模已经与联想2010年的营业利润基本持平,但该消息未获联想证实。

  联想内部人士说,由于云计算、移动终端等颠覆性技术和应用已经从市场早期阶段进入主流市场增长阶段,到2012年,全球移动终端的预测出货量将会达到4.62亿台,超过4.48亿台的PC预测出货量,这是联想成立MIDH的主要原因。

  “MIDH的成立,是我们坚定落实‘保卫和进攻’的双拳战略的体现,我们将利用我们在PC领域内的地位,进攻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数字家庭产品这个高速增长的领域。”杨元庆表示。

  新业务销售压力

  “现在,新业务面临的最大压力是销售增长。”联想内部人士透露。

  被寄予厚望的乐Phone手机,按照联想的目标,上市第一年的销量计划达到100万台,三年形成一个新的主营业务。

  但实际的情况是,从2010年5月初开始销售的乐Phone,上市初期就一度因供货不足销售乏力,从7月1日到9月30日的季度销量也只有12万台。“目前形势有所好转,乐Phone销售量超过40万,每天的销量接近3000台。”

  但这显然与联想的预期存在落差。1月26日,出席达沃斯的柳传志就对外表示,乐phone的表现并没有达到他内心的预期。

  “主要的问题在于,在供货、渠道等环节,不同行业的不同业务模式让联想难以迅速适应。”一位联想的内部人士说,比如在传统PC产业,上游配件大都是标准件和开放供货,而在手机领域,则存在大量的定制和独家供货壁垒,这也是造成乐Phone上市之初因屏幕缺货而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此外,联想曾希望通过打通自己的PC渠道通路,迅速将乐Phone推向市场。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少有用户到电脑销售渠道购买手机。

  该人士透露,这些问题甚至影响到了联想内部的更多环节。

  “乐Phone上市之初,集团对手机部门极为重视,‘要枪给枪,要粮给粮’,所以很多部门都希望参与其中,后来才发现其中困难重重。”

  该人士说,柳传志和杨元庆对乐Phone高度关注,杨元庆每周都要开一次例会,列席者包括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负责销售的中国区总经理陈旭东、负责产品与运营商合作的联想移动总裁吕岩、负责沟通和推广的品牌沟通部高级总监陈丹青、负责应用商店的移动互联应用与服务总监毛世杰等高管。柳传志也要每月听一次汇报,了解最新的销售情况,这令市场部门更觉压力沉重。

  与之对应的是,被联想视为乐Phone竞争目标的苹果iPhone,2010年底的月出货量已经达到20万台,iPad上市后亦销售火爆。

  据最新发布的财报,苹果最新一个财季的收入高达267亿美元,同比增长71%。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中国地区(包括台湾和香港)的收入达26亿美元,增长了4倍。

  对比上述数字,当初乐Phone上市前喊出“与苹果背水一战”的联想,是时候面对残酷的现实了。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