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60年,用美元计价,原油价格涨了50倍,而用黄金计价,原油价格只涨了25%。
近一两个月以来,国际油价始终围绕在90美元/桶上下徘徊,有机构预测,在这一关口继续稳固之后,油价将会继续上攻,100美元已近在咫尺。
国际油价的上涨趋势是明确的,因为与之相关的因素都在为上行的油价构成支撑,黄金和美元一方面牵动着国际油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油价的走势。但从百年的时间尺度来看,以黄金与美元相对比,目前的国际油价并不算太高。
以黄金计价,油价并不算高
过去110年来,以黄金标价的石油价格一直在20桶/盎司上下波动,并有明显的周期性。
二战之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7年到1971年实行了24年,在这一期间里,石油价格稳定在1.8美元/桶,黄金是每盎司35美元,每盎司黄金可兑换19.4桶原油。目前的原油价格大概为90美元/桶,黄金是每盎司1400美元,每盎司黄金兑换15.5桶原油。过去60年,用美元计价,原油价格涨了50倍,而用黄金计价,原油价格只涨了25%,巨大的反差,直观的解释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之后美元对黄金贬值的结果。
以时间作横坐标,以一盎司黄金兑换的石油为纵坐标,画出110年原油价格的变化图,可以看到油价峰值的波动在10至35桶/盎司黄金之间,中值是20桶/盎司。若把每盎司黄金兑换原油超过20桶定义为“便宜油”,不足20桶定义为“贵油”,暂不考虑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价格超稳定的24年,“便宜油”阶段和“贵油”阶段交替出现,各有3段,每段时间约为15年。
1900年至1917年为“便宜油”阶段,平均价格为30桶/盎司黄金。此时石油工业还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灯用煤油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形式,石油公司为扩张市场激烈竞争。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开始把军舰由烧煤改为烧油,但比例还不算太高。
1918年至1930年是“贵油”时期,平均价格约为13桶/盎司,价格提高了2倍多。一战结束,汽车工业出现,经济恢复增长,内燃机广泛应用,石油化学工业加快发展,尽管石油产量持续提高,但需求增长更快,推动了石油价格的增长,石油进入第一个“贵油”阶段。
1931年至1946年石油价格又进入“便宜油”阶段,平均油价约为31桶/盎司,回到了30年前的状况,甚至还更便宜了。主要原因有: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崩溃;二战爆发,进入战时经济状态,石油工业除美国之外,不是被彻底破坏就是被国家接管。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了世界的七成左右,战场80%以上的石油供给也来自美国。此阶段,石油价格不是市场定价,而黄金价格却由于经济危机和战争保持坚挺和升值。
1947年至1971年,石油价格进入超稳定时期,不论从黄金对价或美元对价的角度来看,都非常稳定。原油1.8美元/桶,黄金35美元/盎司,美国政府承诺以此固定汇率实施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历史地看,二战后建立的新的世界政治体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有助于建立稳定国际金融体系,同时有助于稳定能源价格和稳定粮食价格。
1972年至1987年,世界又经历了15年的“贵油”阶段,平均油价约为11桶/盎司黄金。三次石油危机推动了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以美元标价的原油价格与1971年相比增长超过400%,用黄金标价油价至少也上涨了一倍。
二战之后,殖民主义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6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成了欧佩克组织和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OPAEP),第一次以“组织”的形式与跨国石油公司谈判,为自己的国家争取石油权益,一步一步把石油资源从跨国公司手中收回并使之国有化,从此国有石油公司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国家发起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驱动油价短时间内飙升了4倍。并且,飙升后的价格在1974年的维也纳得到了确认,从这时开始,石油价格成了工业化国家通货膨胀的指数之一。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由原油生产国向原油消费国发起的石油禁运。
1979年因伊朗革命而引发的危机被称为第二次石油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则是由1980年开始的两伊战争引起的。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人们意识到了石油蕴藏着重大的地缘政治危机,一个局部区域的冲突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后果,石油价格的上涨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这一阶段石油的政治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石油输出国在使用,甚至联合国也会使用石油禁运来制裁不遵从联合国准则的国家。石油资源国有化和石油是现代工业血液的特性,凸显了石油蕴含的政治能量,这15年的“贵油”主要是政治因素推动的。
1988年至1999年,这是一段相对短一点的“便宜油”时期(仅11年),若以美元标价算,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确实不高,1999年油价曾低于每桶10美元,但若以黄金计价,相对于前二个“便宜油”阶段而言,这一阶段的油价还是“很贵”的,平均约在20桶/盎司黄金,仅有1989年,1995年和1999年三个年头的平均油价每盎司黄金可兑换超过20桶原油。余下的8个年头,都贵于20桶/盎司黄金。
两种加价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原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后,在美元对黄金持续贬值的大背景下,美元表现出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坚挺,甚至表现出短暂的升值。就石油工业本身而言,上世纪80年代的确积累了较多的富裕产能,相对于当时的需求,1985年的富裕产能约占总产能的25%,这是导致这一时期低油价的主要原因。上一轮的高油价激励了更多的投资;石油七姐妹被赶出富油的中东和南美后进军海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墨西哥湾、欧洲北海和西非海岸先后发现了丰富的石油;三维地震计算机辅助勘探海洋钻井斜井等重大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石油勘探开发的步伐,提高了成功率和效率。投资增加、下海和技术进步迅速提高了石油的产能,推动了油价的下行。
2000年至今,这是一个明显的“贵油”时期。美元标价的油价不断创出新高,2008年石油均价非常接近100美元/桶,创下150年历史的最高价格。黄金标价的石油价格这十年也是历史最高,达到约10桶/盎司黄金的高位。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占世界人口约一半的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他们对石油的需求有很大的刚性,正是发展中国家推动了这一轮石油价格的上涨,即使在2008年国际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但在短短的两年内,石油价格又回到了90美元/桶的水平。化石能源还不可替代,石油时代还没有终结,石油的供需关系将长期处于“脆弱平衡”的状态中。
未来20年,油价会继续上涨
未来20年,以美元标价的原油价格将长期看涨,以黄金标价的原油价格将有可能进入新的一轮“便宜油”、“贵油”的循环周期里;短期内则很可能在“稳定中线”附近徘徊。
过去一个世纪,石油与黄金价格关系表现出一条稳定的中线和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如何解释这些基本特征呢?
石油有三种基本属性:资源属性、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石油/黄金价格关系中这条稳定的中线反映的是石油资源属性的基本价值。100多年来,石油需求增加了十多倍,为什么还维持着对黄金基本不变的价值关系呢,因为作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石油,尽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从来没有真正稀缺过,如果不能说“始终”至少也能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石油的供求关系都是“正常的”,石油主要供应者和消费者的商业关系都是“正常的”,100年来石油作为能源资源的性质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供求关系也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所以石油资源属性的价值维持了基本稳定,这就是这条稳定中线的意义。
如果以上分析是正确的,那么未来20年,石油/黄金价格的“稳定中线”将维持在15桶/盎司的水平,比1900年至2010年的“稳定中线”20桶/盎司的水平提高33%,比1972年至2010年的“稳定中线”17.5桶/盎司提高17%。但油价长期看涨,主要理由是:主要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正处于从人均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过渡,能源需求大多属于“基本需求”,刚性很强,人均不高,但总量很大;国际石油产量峰值将近,而需求增长持续,石油供求的“脆弱平衡”将被打破,石油价格上升;“脆弱平衡”被打破的心理预期也将拉高石油的价值,石油的金融属性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1900年以来的石油/黄金价格关系图可以看出,若把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24年去掉,再把前46年和后38年的曲线接起来,就是一条“便宜油”“贵油”,“便宜油”“贵油”,“便宜油”“贵油”,周而复始三个周期的正弦曲线。前两个周期各约为30年,后一个周期22年,周期在缩短,震荡在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美元贬值,油价有可能从“贵油”阶段穿破“稳定中线”进入“便宜油”区间。如果把今后20年“稳定中线”定义为15桶/盎司的话,现在的油价已经进入“便宜油”区间了。
考察100多年石油工业发展史,推动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长周期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两个: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和重大技术进步。因此,下一轮石油价格的大趋势将主要取决于世界政治格局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尤其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重大技术进步方面,如深海石油、页岩气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研究与生产等等,都不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对石油价格带来大的冲击。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恢复还比较缓慢,一段时期内,压制通货膨胀、紧缩开支和创造就业是主要经济大国政府的中心工作,石油消费增长的压力并不大。美国货币宽松政策造成美元贬值将推动石油美元标价的油价上涨,若今年某个时刻美元兑黄金的价格达到1700美元/盎司水平时,而石油/黄金价格维持在15桶/盎司水平,则110-120美元/桶的价格是可以预期的,届时如果油价在每桶100美元以内,油价就落在了“便宜油”的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