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后,各地农民工争夺大战烽烟再起。这说明,从2004年春节过后开始出现的“民工荒”仍在持续。中国的农民工真的开始短缺了吗,是总量短缺还是结构性短缺,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从短期看,要留住农民工,就要提高待遇,让打工收入增幅跑赢CPI。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企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才能保持竞争力。本报今天刊发来自部分劳动力输入、输出地的调查,关注今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2月11日深圳“春风行动”的首场招聘会上,吴丽(化名)转了好几圈,才停在一个生产电器零配件的工厂摊位前。与这家企业的招聘人员聊过之后,考虑再三,吴丽还是决定放弃。“主要是因为工资太低了”。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注意到,大部分求职者和吴丽一样,只是不停地浏览招聘信息,真正与企业接洽、签约的并不多。到了11时左右,大部分招聘摊位前已人影稀疏,有20家企业提前离场。
本场招聘会共有100家企业参加,提供950个工种、10737个岗位。
深圳一家连锁超市这一次打算招聘200名外来务工人员,招聘会结束时,他们只招到4人。
另一家制造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近期刚接了个大单,需要250名普工。为了彰显招聘诚意,该公司特意制作了精美的易拉宝详细介绍公司薪资福利:5天8小时工作制;基本工资1100元,勤工奖100元/月;加班费按劳动法规定计算;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以月加班36小时计算,入职该公司,月收入平均可达2000~2200元。
尽管这份易拉宝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围观,但招聘会结束时,该企业仅收到不足30份简历。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4年以前招200人只需要1天的时间,现在招五六次可能都招不到这么多人。
虽然很多企业寄望于元宵节过后能招到人,但深圳一家电子公司行政部的王先生却认为情况不容乐观,“往年这个时候,基本上能招到300~400人了,而现在还不到100人。”在王先生看来,现在招工越来越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深圳工资没有绝对优势。他在春节放假前调查,很多返乡的员工已明确表示春节后不再出来,要留在家乡打工了,不仅离家近,而且工资与深圳差不多,生活成本更比深圳低得多。
来自陕西的朱亚红夫妇已在深圳打工5年多,两人希望能通过招聘会找到一个2500元/月的工作。朱亚红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夫妻俩房租每月700元,生活费1000元,如按深圳基本工资1100元/月计算,两人的收入扣除社保后,拿到手的工资几乎只够两人生存。“家里还有小孩要读书,开销很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珠三角薪酬已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粤西、粤北部分地区的最低标准甚至低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几个劳务输出大省,关键是,珠三角的高房价、高物价让外来务工者更是无法适应。
此前,“加薪”一直被认为是珠三角解决民工荒最直接的办法。
“加薪永远赶不上消费成本的增加。”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水蒲认为,加薪是有底线的,要解决珠三角用工荒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通过宏观经济与宏观政策的相互作用,控制社会生活成本,让外来务工者和深圳市民能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董文红向记者透露,据调查,今年深圳将出现20万人左右的用工缺口,但她同时表示,这只是个季节性的常态,可称为结构性短缺,还形不成“民工荒”,元宵节过后,这种短缺情况会逐渐缓解。董文红说,为了应对这个缺口,深圳将从2月11日到4月上旬举办近500场免费招聘会,预计提供50万个岗位信息。
此外,深圳还将采取与劳务输出省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健全劳务工社保体系等办法来“吸引劳务工、留住劳务工”。对于呼声再起的“加薪”,董文红则表示,深圳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