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专家称“民工荒”根源在户籍限制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1年02月19日09:03

  随着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的转移,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春节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出现了中西部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

  “民工荒”为什么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否意味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面临枯竭?造成“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

什么?

  带着上述诸多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多位官员和专家,多数受访对象表示,从去年开始,“民工荒”现象就已经波及全国,今年只是这一现象的延续。而目前所谓的 “民工荒”,只是指向18岁-30岁之间年龄段的农民工,因此可以说是局部性的“民工荒”或者“新生代民工荒”。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户籍政策是造成“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受户籍政策的限制,才使得对农民工的劳动分配严重不合理,使得他们只能在城市工作而不能定居,最终让“民工荒”问题日趋严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传义表示,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国农村仍有3亿多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有超过6000多万的35岁-50岁之间的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但由于受户籍问题限制、用人单位歧视等原因,他们被迫选择滞留在农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则认为,造成 “民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生活成本快速上涨的大环境下,企业给予农民工的报酬偏低、劳动条件偏差,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对待遇的要求又比较高。他认为解决当下“民工荒”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给予农民工合理的报酬。

  “民工荒”的背后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显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在当年第三季度就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问题。“当时还不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这样表述。

  在东部地区出现“招工难”、“民工荒”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强劲的农民工就业势头。崔传义告诉记者,2009年中国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减少了880万人,而中部地区却增加了617万人、西部地区增加了775万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还显示,2009年沿海地区农民工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差距也迅速缩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的农民工会选择离开东部沿海去中西部就业。崔传义表示,正是“招工难”、“民工荒”问题造成的人力成本上升推动了东部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的急速转移。

  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所得税减按15%计,这意味着比沿海所得税低了10个百分点。

  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对一些投资项目也给予很大的优惠政策。有的外资企业往往会在几个地方进行选择来获得更多条件,由此反而形成恶性竞争。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去年开始,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企业纷纷把工厂开设到四川、湖北、安徽、河南等中西部地区,而由此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

  全国总工会法律部副部长谢良敏对此有更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目前企业“招工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的就业技能缺乏,企业有一些技术岗位缺工,但是农民工又干不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付给农民工的工资偏低,劳动条件却很差。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也认为农民工获得的报酬普遍偏低,他表示,现在新生代农民工有1亿多人,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他们对企业和工资等待遇的要求都比较高。

  户籍限制是根源

  根据近期公开的报道,安徽全省缺工超过50人的企业就有2300余户,缺工总数达到25万人,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方面也披露,今年湖北省劳务输出人数将“缩水”100万,而同时湖北省内的用工缺口却达到60万人。

  但按照崔传义的说法,目前我国农村仍有3亿多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有超过6000多万的35岁-50岁之间的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

  本报从河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方面也获得信息,目前,河南有800多万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

  一方面是全国性的民工荒,东西部间展开激烈的“民工争夺战”,另一方面却又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出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难以调和的矛盾?

  接受本报采访的10多位官员和专家都表示,由于受户籍问题限制、用人单位的歧视等原因,才使得这一如此庞大的农民群体被迫选择滞留在农村。而在诸多因素中,户籍政策是造成“民工荒”最根本的原因。

  崔传义表示,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工基本都在“脏、苦、累、险”的岗位上,这些工作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做的“剩余工作”。但他们获得的工资不仅很低,还享受不到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社会福利。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全国有70%-80%的农民工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而其他所谓享受到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也是低服务、低保障。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城市工作,而不能定居,很多人不得不单独在城市打拼,孩子、妻子和父母都留在农村。

  一些农民工、特别是年龄大的农民工也要饱受城市的就业歧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景清多年调研显示,东西部劳动密集型企业争抢的劳动力,只是指向18岁-30岁年龄段之间的农民工。“农村还是有相当多四五十岁的人找不到工作,他们是被劳动密集型产业排斥的。”

  谈到现阶段农民工的处境,韩俊本人在国内的一次论坛上曾这样表示,“现在中国的城镇人口每4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农业转移人口,但是,他们没有融入城镇,我们的政策,80年代是允许农民离土,90年代是允许农民离乡,新世纪是允许农民在城市定居。”

  崔传义告诉记者,在即将公开的“十二五”规划中,一些与农民工有关的新政将对维护农民工权益有深入的推进作用。

  

(责任编辑:孟先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