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数量调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何在

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2月21日18:19

  2月18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人士的一致看法是:为应对国内通胀、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虽然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并未突破5.1%的前期高点及此前市场

预期。但值得关注的是,自今年1月起,我国对CPI调查方案进行新的调整。其中,食品类权重降低2.21个百分点,居住类权重提高4.22个百分点。剔除调整权重因素,1月份CPI环比上涨1.0%。因此抑制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应该是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可放的贷款少了。在商业银行仍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情况下,要保证盈利,无疑将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产生影响。但仅从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看,这种改变似乎还并不紧迫。虽然从数据上看,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可是相对于目前的信贷总量来看,这个比例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大。另外,资金市场也是一个供与需双方搏弈的市场。宽松货币政策下,资金需求方话语权增加,银行贷款息差水平下降;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话语权增大,利息水平上浮。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以及对此的预期,必然导致银行在与企业的搏弈中话语权增大和更慎重考虑资金利用效率。目前有信息表明,许多银行对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空间则达到30%以上。年前 “新国八条”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规定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新政一出,各商业银行立即按照规定执行,一些二套房贷款利率已经上浮20%甚至30%。虽然银行可放贷款少了,但因资金短缺也导致息差提高了,因此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自然不大。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日本参加会议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去年12月份中国CPI增速放缓,但其实际还是比很多人预测的要高,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走高空间;由于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压力增大,在回答中国是否需要再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热钱”流入时,周小川表示,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此外,有信息表明,相关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社会融资总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相互关系更紧密。另外,2、3月份公开市场的到期资金将超过万亿元,加大了央行回笼资金的压力,央行需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对冲巨大的到期量,但因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利率倒挂,央票作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工具无法得到充分运用。从这些信息看,存款准备金率未来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在可放贷款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是否有能力将息差提高到足以弥补贷款减少损失的水平,则是商业银行要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了。

  如果说自2008年国家启动4万亿元投资开始,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天量放贷后面所采用的“战术”是“以量补价”的话,那么在目前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特别是资金规模大大小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银行,则必须改变“战术”。这种“战术”无非就是两种:或者通过资产规模的扩大以求得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继续“以量取胜”;或者改变“以量补价”的“战术”为“以价补量”。而依靠息差提高“以价补量”则不仅仅是一个市场供需的问题,还应该是一个“技术活”,涉及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信贷结构调整。

  目前所能看到的信息表明,在对于稳健货币政策早有预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选择更加现实,这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2010年我国银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进入2011年,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农行、兴业银行发行次级债,从而使资本金得到有效补充。这些举动不能不说是在稳健货币政策下保持银行盈利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因为市场对于银行融资行为的诟病,银行在融资之外,不得不考虑以增加利差的形式提高收益。对于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如此。从银行整体战略上,一些银行已经作出尝试或进行调整。在“商贷通”为民生银行整体息差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的基础上,该行日前又宣布将新设立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及现代农业金融事业部。在掌控风险的基础上,对于这两个信贷传统冷门行业的关注与投入,将使民生银行走入一片蓝海,并进而以较少的资金成本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光大银行在整体信贷结构上也提出了“三个三战略”,即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各占信贷业务的30%。这种战略的提出,其目的无疑也是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力求在资本从紧的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宏观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当月货币信贷增速双双回落。且另有数据表明,1月M1和M2出现了自2009年9月以来14个月内的首次负值,M1为13.6%,M2为17.2%,M1—M2为-3.6%,表明资金活性并不强。这当然有监管部门加强信贷调控因素的影响,但似乎也蕴涵着商业银行改变“以量取胜”信贷盈利模式的苗头。

  货币政策的“松”与“紧”是阶段性的,但对于货币政策“松”与“紧”过于强烈的反应则无疑表明商业银行对于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反映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日前有消息称,目前正在部分银行进行自主确定存款利率试点。虽然当事银行予以否认,但一个事实是,利率市场化正在渐行渐近,因此谁在风险控制上多下工夫,在改变传统盈利模式上早做探索,则谁更可能赢得未来。而数量调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逐步弱化,也表明商业银行正在努力摆脱对传统盈利模式的依赖。

  作者:金立新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