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球光伏企业纷纷提出扩产计划。
保利协鑫发布消息称,今明两年投资约177亿港元用于多晶硅及硅片设施生产建设,计划将产能扩大至原来产能的近3倍,2012年预计多晶硅产能将达到6.5万公吨,硅片10GW。台湾最大的平板制造商友达光电正耗资1
3亿美元建设工厂,与美国SunPower公司合资生产用于发电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天合光能2月27日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常州天合光伏工业园投资8亿美元,用于扩大该公司产能。韩国三星去年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向太阳能电池产业投资60亿美元。多家企业纷纷涉足太阳能产业,或者把多晶硅列为新的增长点,未来太阳能光伏产业或将面临整合。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部经理林福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今年将是洗牌的一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整合一直都在进行,虽然每家公司的策略不同,但是行业整合是必然的。
有观点认为,《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提高了多晶硅投资的门槛,将加速行业的洗牌。国内厂商今后将面临较大的整合压力,一些较小的、技术水平较低的多晶硅产能将被淘汰。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投产的多晶硅企业有25家,在建的有28家,而这些企业最后能达标的,不会超过10家,80%左右的多晶硅生产企业难以摆脱被淘汰的厄运,只有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得更稳。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2月联合发布报告称,到2015年,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年投资额可能会在目前340亿欧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700亿欧元。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内外的企业对光伏产业十分看好;另一方面受国内投资渠道较窄的影响,一些原本与光伏生产不相关的公司也进入光伏行业。
“随着市场规模逐渐变大,成功的企业将需要规模经济抢占市场份额,单打独斗的太阳能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不进则退。”林福增表示。有业内分析师认为,较容易实现扩产的是中游的电池片和市场分装,但是面临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有的公司会故意囤积“吸货”,造成更紧缺的状态,以抬高其销售价格。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成本的下降,最主要有赖于多晶硅生产技术进步,而目前中国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与国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人力、原材料成本都在提高,中国的光伏产业要想做强,最重要的还是不断取得技术进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