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长江证券砸盘破发 东方证券接盘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熊凯
2011年03月04日04:26
  黑色三分钟。

  3月3日下午15点整,长江证券6亿A股增发网上路演准时开始,长江证券董事长胡运钊、董秘徐锦文以及承销商东方证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一干负责人等作为路演嘉宾开始在网上与股民交流增发事宜。

  就在几分钟之前,一件让现场显得颇为尴尬的事情 发生了。交易明细显示,3月3日下午15点,深市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阶段,一笔885.54万股的大单以12元的价格成交,将其收盘价砸在12元整,而三分钟集合竞价之前,长江证券的市场价格还是12.75元。

  这使得发行价为12.67元的长江证券公开增发陷入了尴尬。按照其招股书上披露的日程,3月4日,便是长江证券公开增发的网上、网下申购日,股票自此日起停牌。

  “这下,(承销商)东方证券要发不出工资了。”南方某券商非银行金融研究员3月3日下午就此事跟本报记者开了个玩笑。

  “这么明显的砸盘,应该是有机构想要进来。”另一位某中型券商的金融行业研究员则对此事态度较为严肃。其对本报记者分析称,长江证券此次公开增发,原股东优先认购权的比重过大,“如果不将股价砸到增发价以下,原股东都踊跃认购,新机构可能没法进来。”

  对于尾盘遭遇砸盘破发一事,3月3日下午,长江证券副总裁、董秘徐锦文在网上路演时回应,“第一,公司的整体发展良好,经营情况正常。第二,今天公司股票尾盘交易异常,公司及保荐机构已向有关部门汇报。”

  其同时表示,本次增发将按原计划进行。

  谁在搞黄定增?

  长江证券此次拟公开增发不超过6亿股A股,增发价格为12.67元,为招股意向书公布日2011年3月2日(T-2日)前20个交易日长江证券股票均价,预计募集资金达76亿元,增发采取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和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根据发行安排,网下、网上申购时间为3月4日,长江证券股票自4日起停牌,至3月9日发行结果公告出来复牌。

  自长江证券于2011年1月宣布公开增发获准后,其股价一路震荡上行。

  变化在转瞬之间。在增发申购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3日,全天运行平稳保持在增发价12.67元之上数毛钱的长江证券,在尾盘遭遇“黑色三分钟”,深市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阶段,一笔近9万手的大单砸盘,将其股价“砸”在12元报收。

  由此,长江证券在增发申购前夜宣告破发。

  与此同时,正在进行路演的长江证券高管以及承销商陷入尴尬。一众股民在网上发出质疑,“增发还能进行吗?”

  对此,3月3日下午,长江证券副总裁、董秘徐锦文在网上路演时回应称已将尾盘异动向有关部门汇报,增发将安原计划进行。

  此外,是谁砸盘以及为何砸盘的猜测随之而来。

  有消息称,由于子公司经营亏损,海欣股份没有充足现金参与长江证券增发认购,作为长江证券原股东之一的海欣股份因此成为砸盘的“疑凶”。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此前的2011年1月27日,海欣股份曾有公告,董事会授意其经营班子按照不低于12元的价格出售2000万股长江证券。

  对此,3月3日,有券商金融行业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原股东参与公开增发的优先认购,是自愿而非强制,没钱可以不玩,没有砸盘泄愤一说,这个逻辑是不通的。”

  其进一步分析,长江证券此次公开增发,原股东优先认购权的比重过大,“如果不将股价砸到增发价以下,原股东都踊跃认购,新机构可能没法进来。换句话说,砸盘的机构很可能是看好长江证券希望借此次增发机会大举入股的机构。”

  增发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将向公司原股东优先配售。“公司原股东最大可根据其股权登记日2011年3月3日(T-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数量,按照10:2.75的比例行使优先认购权,即最多可优先认购597,089,305股,占本次增发最高发行数量的99.51%。”

  东方证券被包饺子?

  破发的是长江证券,“悲剧”却可能是东方证券。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将由主承销商东方证券牵头组成的承销团以余额包销方式承销。而另外一位主承销商长江证券子公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只是以代销的方式承销。

  此外,长江证券此前曾表示,有部分原股东拟参与认购。

  如今状况是,从理性人假设来讲,申购前夜遭遇破发的长江证券,原股东参与认购的动机已经消失。

  “如果有卖不出去的股票,自然砸在东方证券的手里。”有资深市场人士以“被包饺子了”来形容东方证券目前的处境。

  极端情况下,东方证券要动用超过70亿的资金来接盘砸在手里的增发股份。而6亿股份的持股将使东方证券超过长江证券现任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3.49亿的持股量而跃居第一大股东之位。

  不过,按照上述某中型券商研究员的逻辑,砸盘是看好长江证券的机构为大举入股而出的下策,东方证券也许不必太过悲观。

  此外,颇为有意思的是,同为中型券商,东方证券如果此次为长江证券包销而自掏腰包,将出现拿钱替竞争对手发展创新业务筹资的“友好”局面。

  作者:熊凯 北京 (来源:熊凯)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