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有多远?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闫瑾
2011年03月04日13:53

  虽然央行及银监会在2月份双双对“已启动利率市场化试点”这一传闻给予否认,但不容置疑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波浪潮——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正在向我们袭来。何为利率市场化?它的实现对市场、企业、银行及个人将有何影响?

  推进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央行的工作重点备受关注。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等决策部门官员多次高调谈论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日又传出央行已对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数家银行进行中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步试点的消息。虽然央行、银监会及招商银行均出面否认此事,但种种迹象仍预示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处在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阶段,余下内容主要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推动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最终实现自由浮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告诉记者。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座堡垒就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也证实,利率市场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尚未放开。

  实际上,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连续两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天量信贷投放令国内物价水平日益走高,居民储蓄“负利率”情况不断加剧,存款搬家现象难以遏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骤然增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虽然央行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三次加息,但仍未扭转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现状,为了避免资产“缩水”,大量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入资产市场、商品市场,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试点,无疑能够缓解负利率,有利于遏制通胀,也有利于银行业的战略转型。”

  鲁政委指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而管理通胀则是一个短期的临时性问题。在他看来,通胀时期是不得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期,因为存款者更加关心存款收益能否跑过物价上涨的速度,如果利率市场化延迟,将导致银行资金来源流失严重。

  但鲁政委同时表示,“在通胀时期推进利率市场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因为不稳定的通胀预期会给市场定价造成困难,金融机构定的价格可能存款者觉得太低不认同,而定了一个存款者认同的价格又可能事后看来太高,造成收益无法覆盖成本”。

  个人、中小企业将从中得益

  从宏观层面看,利率市场化更加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缓解负利率、遏制通胀,同时令直接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化,激发金融体系的活力、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那么,对于居民和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将意味着什么?

  对于居民来说,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限制,将极大改善目前居民储蓄“负利率”的现状。“之前,为了避免资产缩水,居民纷纷将钱投资于股市、债市、基金、黄金及理财产品等领域,但稳赚不赔的投资品种少之又少。而银行储蓄是最安全也是最有保障的理财方式,如果存款利率上浮,相信会有很多中老年人、理财观念较为保守的居民重新选择这一方式打理资产。”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影响有所不同。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表示,利率市场化之后,大企业对银行客户的黏性将逐步下降。由于信用等级较高,大企业更容易通过市场化利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获得资金,融资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环境则会得到较大改善,利差缩窄导致的盈利下滑压力将促使银行有动力去选择出价较高的中小客户,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零售业务模式将会日益成熟。

  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持有相似观点。他指出,去年以来持续倚重的货币紧缩工具主要是数量型工具,而在利率政策的动用上异常谨慎,持续的负利率水平使得贷款需求旺盛,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往往承受较大的资金紧缩压力,不仅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且往往需要转向民间融资市场获得更高成本的融资。推动利率市场化可以部分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银行恐面临利差缩水考验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显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核心所在。那么,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将会面临何种挑战?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利润80%以上都通过传统的吃利差盈利,一旦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利差必定收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大幅下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曾表示,一旦利率市场化改革来临,以存贷差为主要收入模式的银行盈利能力会急剧下降。目前国际上利差平均为1.5%,中国平均达到2.5%左右,去年利差曾达到3%。中银国际预计,如果利率彻底放开后净利差可能由目前的2.5%下降到2%-2.2%的水平。如此一来,部分银行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竞争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同为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参与者,大型银行及中小型银行谁更有可能在这场改革浪潮中获得收益?多方专家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

  中银国际分析人士表示,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存款等资金成本面临较大的上升压力,首先是企业定期存款,其次是大城市的个人定期存款。从国外的经验看,一般而言营业网点较多的银行往往能在资金成本上享有优势,因此未来中小银行在资金成本上的压力较大。虽然大型银行面对的利差压力较小,但由于竞争的关系,其能否弥补利差损失主要看非息收入。

  很多中小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此前表示,存贷款利率的底线一旦撤销,对于利差收入占比80%以上的商业银行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希望央行给中小银行一些时间。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存贷款利率一旦放开,中小银行则比大型银行更具有竞争力。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国有大型银行主要靠传统利差盈利,中小银行市场化更强、机制更灵活,通过民营资本、外资入股,已经形成了一个竞争氛围,所以利率市场化一旦实行,中小银行的竞争力更胜一筹。

  “大银行在贷款收益方面面临大客户强议价能力的不断挑战。除了招行在负债上有优势,民生银行在资产端有保证,大部分中型银行将面临负债和资产端的双重压力。由于主要面对小企业客户,城商行预计将有相对稳定的表现。”东方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高级分析师金麟分析道。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不管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都将面临考验,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这就在于商业银行二次转型的决心,不仅仅是上市,还包括公司结构治理、内部的机制、领导的调任等尚未成熟的改革重心。

  名词解释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情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从1996年允许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开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了15年。截至目前,包括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在内的全部金融市场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外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到位,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也基本上达到了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严格约束的程度。

  商报记者 孟凡霞 闫瑾/文

  专家看法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研究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表示,“利率市场化不会很快实现,‘利率市场化’中的‘化’字,表明这是一个过程,中间蕴含的意义可长可短”。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利率市场化不一定是未来5个月会做,但是未来5年应该是可以的。巴曙松预计,“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仍需要时间,并取决于对试点情况的观察和评估”。

  中金公司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活期利率的完全放开,根据其他经济体的经验,该过程仍需要5至10年的时间。

  利率市场化进展缓慢原因何在?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难重重。

  吕随启认为,如果放开存款利率,大型商业银行将靠它的垄断地位、实力、资本等占据优势地位。一旦监管机制不够成熟健全,大型银行可能就会通过高息揽储吸收存款,把小银行的客户也吸引过来,扰乱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优质客户,降低贷款收益提升了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

  出于对“高息揽储”现象的担忧,监管层不得不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抱以更加谨慎的态度。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现在银行业都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严格的审慎的流动性管理,大家各自提高存款利率不计成本。为了避免引发存款大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要比贷款长很多。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社会融资结构不太合理,间接融资份额太高,大致在80%左右,容易导致过度竞争;其次商业银行尚不能合理预见业务经营以及利率市场化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利率市场化不得不审慎推进”。李麟分析道。

  存量贷款风险也遏制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屈宏斌表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国有化程度较高,银行放出的一大部分贷款都是政府制定的定向贷款,这部分贷款的风险反而比较大,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问题突出,同时也尚未解决。

  “在过去两年,我国金融机构共投放了17.9万亿元信贷,这其中隐藏了大量的资产风险,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这部分天量贷款的质量问题及其所带来的风险,对商业银行影响很大。”屈宏斌进一步分析道。

  还有一项阻力来自于商业银行。“国内的信贷市场是一种垄断格局,造成了过高的存贷利差,从而导致银行自身的创新动力不足,如此一来,没有新的盈利模式替代净利差收入,利率市场化必然难以推进。”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沈明高仍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抱以期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远近、快慢主要看监管层的态度,是做不做、怎样做的问题,如果监管层下大决心,尽早实现利率市场化还是有可能的。”沈明高如是说。

  

(责任编辑:王霄)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