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全民救援:日本灾难防救体系透视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3月15日01:24

  3月14日,日本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日本留学生神中康多在中国的校园里发起了一个募捐活动。

  “日本的房屋大部分都很安全,现在我们最担心的是海啸造成的伤亡。”担任复旦大学日本留学生会副会长的神中康多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日本每年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综合防灾演练,社区、学校等平日里还会进行频繁的演习。尽管此次发生的大地震前所未历,但日本经年营建的防灾组织体系仍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更多的伤亡,并保证了灾后社会组织的有序性。

  完善的防灾体系:随时准备应对灾难

  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滕五晓表示,大家看到日本在地震后仍然相当有序,主要是得益于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组织体系。

  在日本内阁防灾信息网上,第一个链接就通往面向国民的“公众防灾指南”。这个二级主页囊括了专门给城市、企业、志愿者及组织、灾害幸存者、防灾教育机构等的防灾指南,内容相当详尽。

  比如在对灾害幸存者的指导中包括:灾害发生前的家具固定,如何在灾害中自保,如何防止灾害扩大,避难所的物资、厕所、疏散情况等。其中明确规定,各地必须在指定地点兴建避难建筑并周知公众,避难处必须至少准备可维持三天的食物和饮用水。

  神中康多告诉记者,日本几乎每一个小区都建有地震避难所,提供住宿房间和生活用品。特别是有一些家庭经济窘迫,自己没有常备的“防震袋”,这时避难所提供的食物和水就会非常必要。

  滕五晓介绍,地方政府的防灾规划通常更为详细,他们的有关网站上,还会发布具体的物资需求或是志愿者招募等动态实时信息,实际上起到了灾后组织的作用。

  全民动员:救援不仅是政府的事情

  滕五晓表示,日本公共救援体系的高效率,主要在于全民动员。它使每一个国民认识到,防灾救灾不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自己的事情。

  日本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综合防灾演练,日期就选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时的9月1日。平日里,学校、社区组织的实战演练也相当频繁。神中康多告诉记者,自己在小学和初中时,每个学期都要参加灾害演习。

  滕五晓介绍,日本的防灾教育非常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他在东京大学求学期间,学校就曾与片区消防合作,开展过消防实战演习。演习中,会有模拟的烟道,消防人员会教大家怎么放低身体从中穿过,怎么操作灭火器,“这比光是发几本宣传小册子管用得多”。

  在日本的防灾救灾动员组织体系中,除了学校、社区,各种行业协会和志愿者组织的角色同样重要。

  如果受灾者需要医疗救助,既可以去日常的保健所、中型和大型医院,也可以就近去临时设立的“医疗救护所”。日本全国医生协会、全国药师协会在其中发挥了组织者的作用,组织旗下的注册医师和注册药师在各自的医疗机构,或是去医疗救护所参与救援。

  滕五晓还说,东京防灾志愿者的组织协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东京有14个集合地点,一旦有情况发生,平时训练有素的志愿者们就会自动去那里集合,听候调遣。”

  滕五晓建议,我国也应该尽快实现防灾志愿者组织管理的NPO(非营利组织)化,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先做起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