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一味求大的粗放式发展之路转向在即。
3月16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上指出,“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将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同步实施,从五大方面引导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记者获悉,新巴塞尔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在我国同步实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银监会目前正在就利用四大监管新工具,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起草指导性文件,并将于近期出台。四大监管新工具是指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
刘明康在报告中首先提到,“十二五”期间,银行首先要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推动改变单纯追求规模、速度和市场份额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督促制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协调的发展战略规划,探索与自身比较优势和所在市场特点相适应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其次要更加注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建立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与长期风险责任挂钩的合理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
第三,推动银行提高全面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将良好的风险文化根植于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第四,督促强化并表管理,同时做好“向上并表”和“向下并表”,防止利益输送和风险传染。
第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三农”、小企业、节能环保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可获得性。
回顾银监会成立以来银行业的成绩,刘明康称,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银行业成本和风险横贯型约束初步建立,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末的22793亿元和23.61%,下降到2010年末的3646亿元和1.15%。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末的6.7%提高到2010年末的218.25%。
同时,银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量达到95.3万亿元,是2003年底的3.4倍。实现税后利润是2003年的28倍。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核心资本排名,我国进入世界1000强银行的数量从2003年的15家增加到2010年的8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