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五成创业板公司难达上市标准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1年03月23日08:05

  随着2010年年报的陆续披露,财富泡沫严重的创业板露出了其本来面目。年报数据显示,如果创业板公司延后一年上市,以目前的业绩水平,将有近五成公司的财务指标达不到要求而难以上市。

  号称“高成长”的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便纷纷变脸,再次引发了业界质疑。分

析人士认为,在业绩高增长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创业板估值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创业板上市业绩指标

  一、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二、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创业板撕去“高成长”外衣

  在业绩这块试金石作用下,自出世之日便笼罩着“三高”迷雾的创业板终于露出本来面目。数据显示,目前共有54家创业板公司公布了2010年年报,另有135家公司发布了业绩快报,整体来看,189家公司2010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38%;累计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1%。而同期披露年报或快报的800多家主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却达到40%以上,远远超过了创业板。一向标榜着“高成长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又一次地输给了主板公司。

  数据同时显示,虽然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都达到了千万以上,却有30家的公司净利润出现下降,占比近两成,其中南都电源朗科科技恒信移动梅泰诺等5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更在40%以上;另外从营业收入来看,虽然所有公司的营业收入都超过5000万,但有15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同比增长率超过30%的也只有94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创业板公司现在才想上市的话,有将近五成达不到上市条件。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这90余家不合格公司中,有60家上市甚至还未满一年。以3月8日才刚刚上市的通裕重工为例,公司预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27亿和1.97亿元,同比增长1.15%和16.73%。这家被部分券商誉为“高速增长的重装龙头”的公司,一上市即暴露出业绩增长缓慢的问题,不能说不让人心寒。

  上市之初过度包装造成业绩下降

  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前呈现营收和净利高增长的特点,而一旦上市后业绩却出现下滑甚至变脸,与其高成长性的特征严重不相符。一家咨询公司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创业板企业“业绩水平波动大,利润主要来源于非主营业务收入或存在过度包装”。业内人士认为,非主营业务是指政府补助或者税收补助,但这些补助不可能长期存在,因此公司发展有很大不确定性。

  非主营业务之外,过度包装和门槛问题被称为创业板的另外两大隐患。有分析认为,保荐机构只荐不保,在尽职调查和对项目成长性判断上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0年12月17日,本该挂牌交易的胜景山河突然被取消。有媒体质疑其销售量大幅注水,利润虚增,虚构行业地位等。经调查发现,一个号称优质黄酒公司的企业,仅有35名生产人员,产能竟达到约1.6万吨。而且在全国各大超市,根本找不到其产品。若没有市场的质疑,5.8亿的融资将被交给这样一个浮夸的企业。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案例,实际上,不少公司曾经被创业板发审委否决,一年后它们又被创业板接纳,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公司之所以命运发生改变,其实并不在于自身的改变,只是换了一种“包装”而已。

  以福星晓程为例,公司在2009年11月过会被否,当时有保荐人分析,其实际控股人湖北省汉川市钢丝绳厂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样的股权结构或是其被否的“致命伤”。1年过后,福星晓程二次上会,这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公司二次上会成功并于2010年11月12日登陆创业板。然而,从公司两次的招股说明书来看,业界之前所质疑的股权结构等问题皆未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公司主营业务定位和对大客户的描述而已。旧版招股书中,福星晓程主营产品描述为集成电路和电能表,所属行业定位为跨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工仪器仪表两个行业,这不契合创业板关于主营业务单一的要求;所以在二次申报时,主营业务描述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主营产品为电力线载波芯片。此外,在第一版招股书上报前,山西临汾供电分公司骤然跃升为第一大客户,由于供电分公司的副总经济师戴晓红是公司“二老板”,公司被质疑有包装上市之嫌;而二次申报的招股书中,供电分公司“突然”从去年一季度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同时,2007年至2009年稳居前五大客户之列的华北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西安大兴电气等也集体“消失”,福星晓程用行动表明自己并未患上“特定客户依赖症”。

  而事实也证明,经过包装上市的公司业绩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福星晓程预计去年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9.43%和4.05%,这对于一家上市仅仅4个月的公司而言,绝对不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靓丽数据遭质疑

  上述公司属于已经明确暴露出问题的,而创业板还存在另一隐患。众所周知,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其核心业务一般都要求具有一定自主创新性的高端产品或服务技术,而缺少专利技术也成为冲击创业板失败企业“死”在半路的一大原因;然而,在已经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中,却仍有部分属于“无技”闯关却莫名其妙成功的。对于这种问题是否涉嫌违规,监管层和公司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以一上市就备受关注的汤臣倍健为例,虽然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但却面临缺少专利技术的尴尬。招股说明书显示,汤臣倍健除一项联合研制开发的专利技术正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以外,目前仅有一项专利技术,而且是从外面购买而来的。而就是这项唯一的专利技术更多只是一项技术储备,还未在公司现有生产经营中得以实际应用。

  去年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8.79%和68.59%,汤臣倍健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但是,却依然有分析人士表示担忧,因为这份缺少核心技术的财务数据其实经不起推敲。“公司几乎所有竞争力都聚集在销售能力上面,而在这个核心竞争力上公司所构建的渠道企业却是以零售终端为主,并非其专有渠道,同类产品很容易就会以相似手段出现”,某券商分析师这样评价汤臣倍健的年报,“公司给出的进口数据很值得玩味,很难评价它的财务数据有没有问题,但我想它的很多数据经不起推敲”。

  泡沫破灭股价至少跌30%

  一方面,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并暴露出相关公司的一系列问题;而另一方面,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创业板的估值重心有所下移, 但创业板的高估值依然让人望而生畏。

  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成份股整体动态市盈率约为64倍,而中小企业板为46.07倍,沪深300则仅为15.87倍。以昨日收盘价来看,沪深两市13只百元股中就有7只来自创业板,这7只百元股动态市盈率均在70倍以上,其中万邦达的动态市盈率高达239倍,龙源技术这一数值也达141倍,远远高于两市第一高价股47.2倍的市盈率。

  平安证券认为,消除估值压力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业绩增长来降低估值水平,二是通过股价调整降低估值水平。但是从目前业绩增长来看,创业板远逊于主板和中小板的垫底成绩,对于部分公司估值的消除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在业绩高增长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即便是估值回落到中小板的水平,创业板股票整体上也要在目前股价的基础上下跌30%。新时代证券策略分析师袁浩表示,如果创业板公司出现大面积业绩滑坡,那么估值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