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如何看待跨国种业公司“攻城略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孙书博
2011年03月25日01:59

  是否需要通过挤出跨国企业在我国种业市场来保护国内种业?

  在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攻城略地”,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仍存差距的背景下,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在延续。

  昨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

表示,他并不认为为了保持中国的市场份额就要把国外的企业挤出去,这不符合我国坚定的开放的根本方针,也不符合市场的竞争规律。

  近来,外界有观点认为,国际化的公司集团正在控制我国的种子、粮食和加工产业,一头一尾即控制了我国的粮食产业链,这有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陈锡文表示,并不能说国外的种业和加工业控制了中国的粮油产品。

  在中国种业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十多年中,已有约50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涉足国内市场,其中不乏孟山都、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

  北京农委副主任李成贵今年初曾表示,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0.8%。

  “我们既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就要强调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薄弱环境,通过整合资源来加快发展。”陈锡文说。

  与此同时,国务院正在通过政策鼓励加强我国种业的发展,来实现国内种业企业发展的目标。

  今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强调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快速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意见》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理顺体制。”陈锡文说,国家有国家的农科院,每一个省、市也有农科院,还有大学里的农学、生物院系,研究团队的数量非常庞大。

  “但是如何使科研和产业结合,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而这也是国外种业解决好了科研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陈锡文说。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