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文库纠纷:解铃还需靠技术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1年03月25日03:11
  世界知名杂志《连线》总编凯文·凯利在其新书《失控》中指出,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但随之而来,也出现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也只能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

  面对近日闹得轰轰烈烈的“50名作家《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面对版权纠纷,运用技术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版权问题,与凯文·凯利的思路不谋而合。

  3月23日,百度副总裁朱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百度的一项叫做“版权作品DNA比对识别”的技术将于今年4月11日上线试运行,5月1日正式上线,以期从源头上杜绝侵权作品的上传。这一系统性技术举措,有望从根本上治理版权问题,也为中国互联网版权管理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个信息存储空间,百度文库旨在帮助网民自由上传和免费分享各种知识、教育类的文档。随着文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版权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也正是百度此番被作家们质疑的焦点所在。

  实际上,基于作品内容的匹配识别技术,一直是困扰整个互联网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首先,界定一个作品的内容是否侵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对出版社、作家、作品内容、出版年代等多个繁杂信息的收集甄别和不断更新,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网络内容由网友分享,涉及的内容、标题等版本众多,加之当前互联网信息海量扩张,这也从客观上增加了技术识别匹配的难度。

  针对这一技术难题,百度投入大量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基于作品内容匹配识别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经过4个月的研发、测试及后续效果跟踪迭代,目前百度的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加之百度作为搜索,本身就有内容匹配的优势,也让业界看到了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互联网版权问题的前沿曙光。

  据悉,百度即将推出的版权作品DNA比对识别技术,类似于视频领域的指纹识别技术,不仅可以系统清除文库中网友已经上传的侵权作品,也使得将来侵权作品在上传时能被系统自动拒绝,只要有正版作品的信息进入版权识别比对库,文库中绝大部分侵权作品就能通过技术被全面清除和阻止上传,从源头上控制侵权作品在网络的传播。

  而另一方面,百度还设立了绿色举报通道,向全国近600家出版社、文著协、作协等相关机构主动发放快速处理账号,经认证后开设绿色举报通道。当以这些账号向“文库投诉中心”投诉时,依据各个版权机构提供的版权拥有列表,不再需要举报人单独提供版权证明,百度将进行快速优先处理。

  中国互联网发展只十余年,互联网版权也是全新的,缺乏解决办法的难题。面对所谓作家代表们的口诛笔伐,百度用技术作出了最有力的回应,也表现出了一家大企业的担当和魄力。而除了技术手段外,其通过文库书店付费阅读、网络广告支持免费阅读、开放平台等多种手段,寻求与版权方合作共赢的举措,更是从行业的高度为彻底解决版权问题给出了有益尝试。对比Google音乐这种用户付费下载的模式,虽然解决了版权问题,却没有用户乐意为之埋单,对产业发展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倒不如像百度这样,积极面对问题,运用技术手段,探索未来开放共赢的模式,才更能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信息时报记者 何秋养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