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短板难补 71岁万隆面临接班难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胡军华
2011年03月28日02:06

  现年71岁的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双汇内部具有绝对权威。此前双汇发展(000895.SZ)资产重组搁浅时,本报记者联系双汇多个部门,都未获回复,万隆解释说:“这些事情他们不敢说,只有我敢说。”

  万隆希望在“十二五” 期间双汇集团年销售额能达到1000亿元,比201

0年翻一番。

  然而,“十二五”结束时,这位双汇集团的领军人物年届76岁,他退下来谁来接班?对此,万隆未做回应,双汇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讳莫如深。

  此次双汇卷入“瘦肉精”丑闻,万隆坦承这是其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大危机。尽管其强调双汇是“代人受过”,但长期以来双汇在上游养殖业的“欠账”似乎为此次危机埋下伏笔。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双汇的发展一直将重点放在屠宰和加工上,养殖一直是短板,这次为这一短板付出了惨痛代价。

  根据双汇2009年财报,双汇集团现有屠宰产能2000万头左右,但其生猪来源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养殖,主要来源为对外收购,自建生产基地产能占比不到5%。

  养猪投入巨大是制约其提高自养率的主要门槛。万隆介绍,2009年建设的叶县双汇牧业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投资约2亿元,相当于养1万头猪需要投入1000万元。双汇集团2011年的生猪屠宰量计划达到1900万头,如果全部自养,投资额将达到190亿元,这是一个巨额数字。

  万隆进一步表示,将来双汇自养的生猪要占到全部屠宰量的一半左右,另外一半通过市场收购来实现,而全部自养投入太高。

  “如果双汇都觉得投入太高,国内还有几家企业能承担起类似的高额养殖成本呢?如果不能完全控制上游,也许这次散养户添加的是瘦肉精,下一次添加的是抗生素或者其他不知名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汇如想保持基业常青,必须大幅提升对上游生猪养殖业的投入,要么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双汇统一提供猪苗、饲料、兽药,控制养殖的关键环节;要么自己投入资金大建养猪场,确保进入屠宰环节的生猪质量是可控制并且可溯源的。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