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向
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一周年以来,总计有3批25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而在融资融券试点进一步放开,并有望转为常规业务之际,以中型券商为代表的未获资格券商正整装待发,在技术、制度流程等方面做最后的准备。
“事实上我们去年年初就开始准备了,目前在系统、技术、制度流程等方面都准备完毕了,我们也研究过前几批券商的相关材料,该培训的我们早已培训完了。”信达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筹备工作组副组长范艳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抽调了8名工作人员来到融资融券业务筹备小组,包括技术部分、结算部门,以及来自营业部的工作人员,预计最终将有12名左右工作人员进入融资融券业务部门。”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诸如信达证券等中型券商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而部分地方小型券商则受阻资金和实力的限制,在技术系统投入、人才储备方面,面临着困境。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券商融资融券业务部门人士表示,“我们从部分小券商了解到,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储备,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很难吸引到相关人才进入,即使该项业务真正全面放开,这些小券商能否真正运作起来,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部分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有利于创新业务循序渐进推广的出发点来看,融资融券业务门槛不宜下降过快,如最近6个月净资本要求可以从30亿元下降到20亿元左右,同时包括净资本要求的6个月时点也可以适度放宽,但不应一下子放到不做要求的程度,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
除此之外,融资融券业务的主导权问题,也困扰着部分筹备券商。从已试点的25家券商来看,经纪业务部门占据业务的主导地位,但研发部门也希望借助研发优势,在诸如融券标的选择上,抢占“话语权”。
范艳红表示,融资融券的交易制度特点,决定了融资融券业务应该由经纪业务部门做主导。因为融资融券对于系统、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个是经纪业务部门的传统优势,但研发部门也确实应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涉及具体融券标的,就超越了经纪业务原来的知识范围,就需要有专门的研发族群,来帮助经纪业务部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但必须指出的是,还是应以经纪业务部门为主导,要做好相关信息隔离和分类管理的工作,不能穿越红线,更好地推进融资融券这项创新业务的开展。”范艳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