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政策·监管

高铁工程或需全面“体检”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刘道彩
2011年03月31日07:05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揭示了高铁建设中存在招投标违规、资金和财务管理不严、部分工程监理不到位等7大问题。其中违规招投标合同金额近50亿元;客站装修装饰和幕墙工程施工排斥潜在投标人,涉及金额4.9亿元;虚假发票365张,涉及金额5312.95万元。

  此前就看到过有关高铁违规、腐败等问题的舆论。去年3月,曾有媒体披露,江桥京沪高铁20亿专款“被挪用”,1亿元流入楼市,但无相关部门出来“辟谣”。去年12月,在沪昆高铁湖南段招标结果公示当天,有举报者称,在“粉煤灰”招标结果中,有两家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大规模中标。有关部门虽然进行了调查取证,但最终还是未对事件作正面回应。联想到前一段时间铁道部长刘志军、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因严重违纪被查,再加上审计署查出的7大问题,似乎已从某种程度回应了公众所关注的部分问题。

  近年来,中国高铁经历了异军突起式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高铁国家。但光环的背后,有些问题还是不容回避。高铁是资金高度密集型项目,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工程规模在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却是从战略制定到项目规划,决策权仅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缺乏有效监管制衡。事实证明,有利益就会有猫儿腻,任何监管缺位的工程项目在面对利益考验时,都难免出现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

  然而,比腐败更危险的是安全问题。处于腐败阴影下的高铁建设,本来就存在招投标黑幕、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再加上近年来“大跃进”式膨胀发展,安全问题让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担忧。从审计署的审查结果和媒体揭示的问题看,影响高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也并非空穴来风:曾经有外资高铁物资供应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内高铁建设抢工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抢工期,没有培训,沿线农民拉过来就干。”不仅如此,高铁招标充斥着各种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有实力的拿关系,没实力的才干活。”中标公司往往通过关系把项目拿到手后,再外包给其他公司,自己则坐享“介绍费”。经过层层分包,“最终施工的很可能是一个小施工队,由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施工单位就会偷工减料。”

  高铁是长远工程、生命工程。虽然目前还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但由于高铁速度快、密度大,一旦出现事故,代价将异常沉重。腐败阴影下的我国高铁有无豆腐渣工程和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应多些忧患意识,在完善体制的同时,不妨对高铁来一场全面体检,这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负责,也是对职责的坚守、生命的敬畏。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