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周雪松:楼市“限价目标”咋成“涨价目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周雪松
2011年03月31日08:27

  楼市“限价目标”咋成了“涨价目标”?最近,许多人对此产生质疑。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大多数将房价涨幅定在10%左右。在不少人看来,地方政府给楼市开出的“退烧药”,不但难以达到为楼市降温的效果,而且可能成为进一步推高房价的因素。楼市调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国八条”规定,各地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但从上述城市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看,大多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挂钩,似乎都在回避“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这也是地方贯彻“国八条”普遍遭到诟病的地方。

  种种迹象显示,楼市调控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归纳起来,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复杂利益难平衡。楼市可以说是纠结了太多利益的地方,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诉求,这些诉求非常复杂,很难平衡,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比如说,有的人认为楼市存在暴利,盼望房价能大幅下降,使普通居民也能买得起房;而有的人希望房价继续上涨,特别是那些刚从土地市场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希望高投入换取高回报。当然,地方政府也不希望看到房价大幅下降。房价高位运行,涨跌两难。楼市泡沫一旦刺破,不仅可能导致大批开发商破产,而且可能使经济、民生出现大问题。

  二是改革调整难突破。当前,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效果,但是应该看到,仅仅依靠调控,只能解决一些皮毛问题。实际上,楼市问题根源是收入分配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结构问题。这两方面改革调整工作目前都已经展开,多年来政府也一直在致力推动解决这两大问题,然而短期内障碍仍然不少,恐难很快见到成效。

  三是外部环境难左右。此前我国CPI一路走高,且一段时期内居高难下,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通货膨胀对楼市的影响不可忽视。加上国际局势动荡不定,油价可能持续走高,输入型通胀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不小,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楼市调控的效力。

  以上三大因素带来的挑战,使楼市调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既要战胜这些挑战,解决当前楼市存在的问题,又要使经济保持适当的增长,单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由于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房价调控目标定得比较高,不愿降房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实属迫不得已。不过需要认真审视和自我检查的是,无论哪一级政府,都不能做房地产价格的幕后推手。

  中央反复强调,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正常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当前,房地产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动用行政手段临时干预并无不妥,应注意的是,在对楼市进行调控的同时,要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后者才是解决楼市问题的根本途径。

  如何使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什么样的房价水平算合理?怎样调控楼市政策才能体现公平、公正?这些问题都可以广泛探讨。总之,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楼市安全着陆,真正造福全体民众,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

  作者:周雪松

(责任编辑:王霄)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