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市场的实际利率已在相当程度上往上突破了。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经过去年以来的三次升息,现在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是3%。但时下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相当于活期利率)一般也就在2.5%以上,而银行发行的期限为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利率一般都在4%左右。如果是在月底发行的产品,利率通常还会更高, 7天期就达到甚至超过4%。换言之,理财产品利率的高低已不是依据存续期限长短,相反却是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这提示了多种信息。第一,它表明时下银行资金比较紧缺。近段时间来,随着负利率状况日益严重,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回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经常出现居民储蓄负增长,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情况就越严重。在目前的业务体系中,银行要借助国债等固定利率产品取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其发行的那些利率在4%以上的理财产品,很可能是以挂钩贷款等方式来实现的。尽管这样做在理论上存在风险,并且在发行相关理财产品时也作了相应提示。但大家都清楚,通过必要的结构设置,还是能有效防范并隔离风险的。因此,那些中短期理财产品,客观上就成为商业银行变相吸收存款的形式。可以说,但凡足够头寸,商业银行一般不会牺牲自身利益来发行高息理财产品,而现在几乎每家银行都在这样做且乐此不疲。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资金短缺。经常看到有人发表观点,认为现在商业银行资金很多,哪怕将准备金率提高到25%也没有问题。情况真是这样吗?看看理财产品的利率就清楚了。
其次,它也表明,尽管有关方面一直很忌讳谈利率市场化问题,客观上现在也只是对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存款利率还是严加控制,并且时常会打击“高息揽存”行为。前一阶段刚有媒体报道将对某几家商业银行实行利率市场化试点,相关方面立马予以否认。但是,这只是管住了存款利率,对于理财产品的利率,则鞭长莫及。反过来,这也说明,商业银行实际上都在主动地尝试利率市场化。有关部门试图控制存款利率的向上浮动,是出于保护银行利益的考虑。但这种颇有“父爱主义”的举措,甚至连被保护对象也很反感。因为面对各种监管要求,如果没有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不去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以弥补运行资金的不足,很可能连正常的运行都难以维持。
最后,在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时,很多人会提到,由于现在大量的存款表现为活期储蓄,而央行出于各种考虑,对提高活期利率向来十分谨慎,去年以来三次加息,基准利率上升了75个基点,但活期利率只提高了一次,仅4个基点。所以,大家也就有了共识:每次升息都是事实上扩大了净息差,对银行股是有利的。但当居民存款减少,大量资金转向理财产品的时候,这对银行股又意味着什么?数据显示,中国80%以上的银行储蓄是由不到20%的储户掌握的,而现在拥有大量储蓄的这些被称之为“高净值”客户,正在银行理财经理们的动员下购买理财产品。这种状况,既表明银行私人理财业务有其不小的发展空间,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已在推进,还说明商业银行坐享高额息差的历史正在结束。如果这已成为趋势的话,那么现在讨论银行股的长期估值是否还有必要?
货币型理财产品利率的走高,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一些实情。不管是监管者还是投资者,对此都应该有充分的解读,而不该忽视。要知道,现在商业银行一年发行的货币型理财产品的规模达好几万亿元,俨然已成商业银行筹资的主要途径了。而这是否表明,现在已到了该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了呢?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