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开发商资金链吃紧 底价拿地频现 土地流拍渐多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周文天
2011年04月07日01:02

   随着“新国八条”细则落地、限购令、房产税试点等调控手段出台,一季度全国土地市场出现冷清景象,难觅地王踪影,多地的土地市场底价成交,土地流拍风潮渐起。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的冷清状况背后反映出开发商资金链绷紧。

   多地出现流拍

   2月23日温

州推出了12幅地块,全部遭遇流拍。南京在一季度成交的12幅地块中,8幅是底价出让。

   3月15日,佛山禅城区张槎路南侧3万多平方米地块,因无人竞拍遭遇流拍。2月底,东莞住宅地亦遭遇流拍。这股流拍风随后刮到了合肥、芜湖、湖州、南通、苏州、青岛等城市,大部分原因都是无人竞买。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土地的频频流拍,一方面是开发商缺资金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开发商进入恐慌状态。

   广州2011年首场土地拍卖3月24日以冷清收场,在推出的5幅地块中,4幅地块全部以底价成交,1幅流拍。其中唯一的住宅用地被碧桂园以4.3亿元的底价获取,折合楼面地价约2602元/平方米,而该地块附近曾经的亚运城地王项目楼面地价高达5800元/平方米。

   就在前一日,碧桂园底价获取了东莞一商住用地。在调控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碧桂园依然积极补充土地。

   不完全统计,“万保招金”地产企业在今年都有多幅地块入账,万科在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拿下12宗土地,交易金额超过66亿元;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也在青岛、武汉、长沙等地积极拿地。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企拿地热情和速度都大幅降低。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调控政策从严,如果拿地火爆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了,但是现在这样全部底价成交,又出乎意料,显示出开发商对后市过分担忧的心态。

   资金链趋紧

   在新一轮的楼市调控政策下,保障房用地不断增加,全国土地市场价格稳中有降。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土地市场的冷清状况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除了楼市前景不明朗之外,开发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畸高的开发模式,令其在当前货币政策下,资金链明显绷紧。对于一些开发商而言,目前紧要任务是消化现有项目,回笼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冷清说明了开发商对于土地储备、土地利用的理性回归。土地市场的短期盘整使得少数以囤地、炒地为牟利手段的非主流开发商将被陆续清理出局。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需求低迷,地方政府不会选择这个时机出让品质好的地块,加重了市场的低迷表现。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