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双顺差”下 热钱猛于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杨桐
2011年04月08日10:44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大量资本正流入亚洲以寻求比欧洲和美国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如果持续不断的资本流入与当地异常宽松的金融环境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稳定方面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并发布了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0年国际收支“双顺差”

  根据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益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2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增长25%,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24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40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72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717亿美元,增长18%,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合计增加22亿美元。

  2010年四季度,经常项目顺差1021亿美元,同比增长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89亿美元,增长88%;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857亿美元,增长49%。

  同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称,2010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呈现一定波动,四季度资金流入呈现明显反弹。

  外管局在《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称,2010年一季度,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前一年复苏势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12亿美元。随后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加重,跨境资金净流入套利倾向减弱,二、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分别降至319亿和141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均下降50%以上。四季度,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逐步企稳和境外流动性日益充裕,中国资金净流入出现明显反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1189亿美元。

  四大理由催生2011年顺差

  中国外管局在《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称,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较大顺差格局。国家外管局预测说,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利差、汇差等因素,2011年境外套利资金净流入可能增加,而去年四季度境外资金净流入已明显反弹。

  对于该预测,中国外管局有自己的分析与理由,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国际贸易投资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份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4.4%,较2010年增速小幅回落。发达经济体正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步入经济复苏的正常轨道,通货膨胀率普遍较低。2010年,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初步确定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地位。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国经济在2011年会触底回升。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日前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为美国经济打气,认为2011年美国GDP将增长3.4%,2012年料增长3.8%,失业率会下降,而国债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上涨,预示信贷危机造成的最坏后果或将得以缓和。

  第二,中国经济将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吸引外资流入。根据IMF预测,2011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分别增长2.5%和6.5%,而我国经济增速将超过9%。经济学家刘世锦曾经预言,“根据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工业化阶段基本结束,人均收入要大体达到1200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8%的城市化率相比,我国仍有30个以上百分点的差距。稳妥估计,我国在今后10年左右时期仍有保持较高增速的潜力。”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从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经济格局看,中国正处在一个独特的、相对有利的位置。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有事情可做,有较大的可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以做事情,而且可以把事情做好。

  第三,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进一步分化,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将基本维持宽松取向甚至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但新兴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压力,有的甚至转向中性或紧缩取向。

  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这将严重影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节奏,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国际“热钱”的追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全球性货币超发正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在美国经济真正好转之前,美联储将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大量放出,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的借机炒作,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第四,受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境外融资成本较低等因素影响,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活动可能趋于活跃。2010年,可谓是“中国兵团”出击海外的丰收年。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企业在港首次上市募集额约合257亿美元,在美首次上市募集额约39亿美元,再加上在英国、新加坡等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2010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远超过300亿美元。

  谨防“热钱”风险

  2010年,法新社一篇名为《IMF警告亚洲当心热钱》的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它们必须留意通货膨胀以及因外资涌入造成的国内融资环境“过分宽松”等多方面风险。IMF在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展望报告中说,大量资本正流入亚洲以寻求比欧洲和美国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如果持续不断的资本流入与当地异常宽松的金融环境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稳定方面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对于热钱涌入亚洲所带来的危险,世界银行发出警告,庞大的资金流入令股票市场、物业价格和其他资产价值受到刺激而飙升。热钱涌入将造成资产泡沫危机,有关当局应慎防亚太区再次爆发类似1997年的金融风暴。

  有专家表示,国际热钱的进入,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热钱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强化通胀预期,阻碍经济复苏。热钱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使本处于高位的资产泡沫进一步上行,扭曲投资和消费的结构,为经济健康增长留下隐患。外汇结售后,央行被迫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冲销外汇占款,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国际热钱主动套利退出,或者投资者预期发生改变,或者国内外政策变动,都可能使国际热钱流向逆转,触发资产泡沫的崩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再次严重下滑且被迫深度调整。

  在发布《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的同时,外管局还就未来政策取向表示,下阶段将深化外汇重点领域改革,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政策包括:严厉打击“热钱”流入,完善应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预案,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推进进出口核销改革等便利化措施;加快出口收付汇核销整体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和外汇市场等重点领域改革;研究进一步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外管局对于打击“热钱”流入坚决不手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通常采用四种手段,一是推进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等改革;二是加强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对地下钱庄等开展专项打击;三是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四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机制。今年,外管局会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严厉打击“热钱”流入。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