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流动性调控或渐收官 大盘蓝筹股蓄势待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李涛
2011年04月08日10:46

  央行4月5日突然宣布,自4月6日起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业内对此普遍认为,从各档利率上调情况看,这次加息属对称加息,在预料之中;加息后3.25%的存款利率水平与5%左右的通胀水平已基本匹配,所以未来虽然存款利率可能还会上调,但上调空间有限。而针对股票市场而言,本次加息可能促使市场进入一个以低估值挖掘为主的新阶段。

  再加息符合预期

  可以看到,上周前4个交易日持续的调整已部分反映了市场对清明节期间加息的预期,因此,本次加息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会很大,6日盘面的企稳回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业内人士称,本次加息恰好处于3月份CPI数据公布之前,因此,此次加息之后即使公布的3月份CPI数据较高,短期内市场对再次加息的担忧也会有所降低。因此,即使市场出现调整,指数下跌的空间并不大。有利的因素仍然存在:较多机构的投资逻辑逐渐回归到传统的看估值、找安全边际上来,这对大盘股的估值修复行情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余广就认为:尽管近期“黑天鹅”事件如国内“瘦肉精事件”等短期因素频频打扰资本市场,但估值修复、企业盈利增长仍是市场向上的直接动力。以中长期时间段而言,从估值水平看,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特别是大盘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下行风险有限。

  在余广看来,下阶段仍将在仓位和组合结构上维持较为积极的策略,重于选股而并非择时,着重买入持有管理优秀、增长确定同时估值较为便宜或合理的个股;行业方面,主要布局于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同时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和城镇化方面,把握其中的趋势性变化机会。

  此外,具体到此次加息对债市的影响,多数机构都称对债市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为目前实体经济增速已开始回落,当前高CPI和加息对债市收益的影响已属于强弩之末,对专业投资者来说,CPI上涨、央行加息将导致债市收益率提高,从而有利于债市建仓。

  二季度难言乐观

  纵观整个一季度,上证指数步履蹒跚,涨幅仅5%。不少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宏观经济降温以及货币紧缩政策短期难以放松,加上二季度A股解禁量将创出年内高峰、5月资金面由松变紧等多种因素,二季度A股走势恐怕难言乐观。

  “在调控周期没有完全结束前,A股流动性可能仍不足以发动大规模行情。目前的市场,更偏向于会受到数量化回收流动性和抬高资金成本的双重政策影响,短期内可能仍以震荡行情为主。”

  业内人士指出,从近两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周期、非周期指数的轮动特征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比如,2009年经济回暖期中,周期指数表现明显好于非周期指数。而在2010年的市场调整中,非周期指数的表现则明显要好于周期指数以及代表沪市走势的上证全指。

  “2011年的市场基调是充满不确定性,A股风格轮动加剧,因此投资者如果能从两种风格轮换中进行投资操作,将有望获得好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刘璎建议。

  虽然近期A股市场震荡显著,但各大机构纷纷看好“转型”下的长期投资机会。国都证券指出,转型孕育生机;瑞银分析师则认为,今年“转型”将成为关键词,股市有望上涨15%;兴业全球基金更是指出,随着资源稀缺、人口增长、全球变暖等问题逐渐加深,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国民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段,如果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国内整个产业的资源链将无法支撑,由此可见,清洁能源、水处理、节能、可持续生活、绿色运输等与之相关的绿色产业的价值空间是令人期待的。

  资料显示,在“绿色经济”下,“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同时,众多传统产业在升级过程中不断强调“绿色核心竞争力”,绿色投资已然迎来了历史性的布局时机。

  风格均衡代替拉锯战

  尽管存在很多有利因素,但市场多空分歧依然存在,二季度延续震荡行情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与一季度不同,很多券商和基金公司都把二季度当做一个股市上行前的准备阶段,蓄势以待后发。

  有机构认为,二季度是加仓蓝筹股的好时机。根据民生证券的报告,从近10年大小盘的估值比较来看,小盘股与大盘股的相对估值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度大致在20%左右,目前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更是超过历史中枢60%以上。从估值修复的动力来看,大盘股向历史均值回归的要求强于小盘股。

  而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则强调重视中盘蓝筹与中小盘成长股的均衡配置。他介绍,风格均衡的思路主要源于在市场震荡加剧的情况下,需要在股票流动性与估值之间寻找平衡。去年存在的明显对于中小风格类资产的溢价,随着今年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估值的受压,已经缺乏足够的安全边际,必须在下跌中寻找新的平衡。

  彭旭同时表示,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增长趋势仍然较好,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带来的工资收入增速加快而带来更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结合人口结构变化,包括医药在内的消费服务业仍然将保持较好的增长速度,尤其考虑到目前消费品的估值水平从历史来看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在震荡市场下能够提供更强的防御性。

  “国内市场的特征是在行业和风格轮动中体现长期趋势。消费类代表的稳定增长行业与大盘蓝筹代表的周期性增长行业交替显现阶段性的投资优势,但从长期方向来看,消费的投资优势仍被普遍看好。其背后的逻辑仍然是代表经济发展长期方向的增长方式转型,未来5-10年间拉动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将逐渐由投资转向消费。周期性行业的成长空间和成长速度逐渐放缓,而消费则具备长期增长的巨大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