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知贵州黔西县红板小学多数学生常年中午饿肚子,到给205名学生端出热腾腾的米饭、芸豆酸菜汤,还有一个鸡蛋,并承诺至少供应3年“免费午餐”,广州、佛山等地的梁树新等人仅用了23天时间。他们用实践来告诉大众,公益不只是有钱人的事,也非简单的捐钱捐物,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分子。 (4月7日《南方都市报》)
205名小学生结束了中午饿肚子的生活,吃上了热腾腾的“免费午餐”,让人欣慰。更让人欣慰的是,这只是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中的一个普通案例。近年来,此类活动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灵活,涉及的普通人群越来越广,都是不争的事实。而借助于网络的广泛应用,开展此类活动的效率也明显提高,公益、慈善不再只是有钱人的事。
不过客观地说,品味这则“公益故事”的发展全过程,欣慰之余也多少让人感到一些沉重——不为孩子们此前的辛酸,只为这群热心公益的人们所遇到的挫折和阻力——先是当地教育局委婉地不支持,表示更希望把钱“发给家长”;后有村干部和校领导找出多种理由证明 “不合适”、“有风险”,苦口婆心、几经周折,直到交了2万元风险保证金,他们才最后答应合作,让人颇多唏嘘。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当地领导的想法概括为“没有爱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的思考,比如各个学校间的平衡问题,“免费午餐”的安全问题,等等。而当爱心遭遇的是不理解,当热情面对的是冷淡,甚至这种不热情恰恰来源于被帮助的方面,对想做公益的人来说,这个打击不算小。能因为没有让所有小学生都吃上午餐而否定试点的价值吗?能因为困难的存在而否定行动的本质意义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因为这项“免费午餐”活动的发起人和参与人都是普通人,媒体往往把这种活动称为“草根们的微公益行动”。在这些人中,有媒体工作者,有网络公司经理,他们至少还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或通过媒体宣传,或通过网络募捐等形式,最终促成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换言之,如果换成更“草根”的普通人,即使他们很希望发起类似的活动,又如何实现呢?当他们面对同样的不支持,他们是否有能力继续坚持呢?
中国人并不缺少慈善公益之心,量力而行地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点事情,是许多善良人朴素的愿望。只是,他们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可能遭遇的种种困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热心公益和慈善的人们创造积极良好的环境,与公益和慈善本身一样,都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