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1博鳌论坛最新报道

博鳌论坛十年故事:首届年会“出乎预料”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11日15:20
  4月15日,时值“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这将是胡锦涛第三次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据悉,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韩国总理金滉植、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 、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和新西兰副总理英格利希等8位外国领导人,也应邀参会。

  “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十周年,今年规格总体高于往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近1400位人士确认与会,将围绕“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这一主题,设置23个议题。

  “万泉气象新,水阔晚风纯。四海群贤聚,博鳌更喜人。”十年前,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论坛成立时题写的这首诗,同样能够精彩生动地描绘今天博鳌的此情此景。十年来,博鳌散发的魅力,也正如2003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晚宴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即席发言所讲,“博鳌本是渔村,是小镇,但她紧靠大海,正以大海的宽广容量吸纳不同的意见和主张。”

  可以说,十年前“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标志着整个亚洲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以推动亚洲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凝聚亚洲共识、放大亚洲声音为目的的高层对话交流平台。近日,《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数位博鳌亚洲论坛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讲述十年来博鳌亚洲论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的“故事”。

  三国前首脑“聚义”博鳌

  催生博鳌亚洲论坛的直接要素是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亚洲价值”和“亚洲模式”的重新思考和对21世纪整个亚洲前景的关注。彼时,财富大幅缩水、经济迅速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亚洲各国有识之士的严重忧虑,日益担心国家和亚洲的前途。他们一边思考,一边研究寻找出路。

  最终的共识是,亚洲应当学习欧美国家创办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经验,构造一个对话平台,广泛联系和组织亚洲各国的政界、商界、学界精英,适时对话,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共商应对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1998年8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中国的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晓松在马尼拉举行会晤,酝酿和倡议成立“亚洲论坛”。

  这次会晤发表的《马尼拉宣言》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和风险面前,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经济协调与合作,以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安全,维护和增进本地区的利益;相对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扩张的趋势,亚洲地区整体上缺乏组织性。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前中方首席代表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一书中回忆,《马尼拉宣言》发表后,会晤人员委托霍克给江泽民和时任海南省省长的汪啸风写信,正式建议成立“亚洲论坛”,并提出把论坛的会址设在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镇。

  经过有关方面历时一年两个月的磋商准备,1999年10月,拉莫斯和霍克到北京,正式向中国领导人通报“亚洲论坛”的设想,要求中国政府支持,并请中国政府指派一位副总理级的领导人参加。

  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专程为“论坛”来华的拉莫斯和霍克,代表中国政府申明中国一贯支持区域经济合作,主张多层次、多领域对话,对成立博鳌亚洲论坛表示支持与合作。

  胡锦涛还建议,这件事涉及亚洲事务,应当征求亚洲各个国家的意见。中方受委托向亚洲其他25个国家发出征求意见函,并派专人到部分国家听取意见,结果各国反响热烈,一致赞成成立亚洲论坛。

  2001年2月26日,由亚洲26个国家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由此,平等、互惠、共赢、共存之新亚洲曙光,在太平洋西岸美丽的博鳌小岛上升起,为古老的亚洲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出乎预料的首届年会

  2001年12月,时任对外经贸部副部长的张祥临时受命,在首任秘书长辛格先生辞职后,由中国政府推荐为博鳌亚洲论坛代理秘书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他回忆说,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论坛首届年会已经对外宣布在2002年4月召开,但是论坛各项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启动,“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接手论坛秘书处的工作后,我几乎是光杆司令一个,人员我从北京贸促会、上海市经委抽调了有一定会展经验的姚望和李牧同志,办公地点是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借给我们的。我接手秘书处工作时,论坛很多人员无工资,只有很少的一些补贴,我本人在论坛工作期间从未拿过一个月的秘书长工资。在筹办第一届年会的过程中,外交部的同志给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张祥说。

  “首届年会最初的主题,一看都是中国式的题目。最后敲定为"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张祥笑着说,改的远不止这点,”论坛的名称秘书处也改了,由"Asian Forum"改为"Boao Forum for Asia"。”这一改动颇有画龙点睛的味道。张祥解释说,“for Asia”意味着,“一切为了亚洲,关系亚洲的都可以谈,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那时,我们不怕人多,就怕没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张祥仍旧感慨。后来,论坛秘书处商议,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200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与张祥担心的“人少”相反,到会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预期。

  张祥回忆说,最开始的时候,记者都很少有报名的,最后到会的有1800多人;当时博鳌的条件还比较差,接待不了这么多人,“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秘书处做工作后也来参加,但是他一下子带了200多人过来。泰国的他信、韩国的李汉东等也都来了,人数大大出乎预料。”

  朱镕基的演讲和他的答问,成为本次年会的精彩一幕,得到会内会外的广泛好评。而朱镕基、小泉、他信、李汉东在接受问答时,电视都进行了实时直播,如此开放的态度也令外界感到惊讶。

  走出亚洲的博鳌

  2008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博鳌出席会议,发表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

  本届年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九国元首和政府领导人参会。领导人参会规格之高、阵容之强、代表地域之广泛(亚、非、拉、欧、澳五大洲),都是论坛历史上空前的,显示了博鳌亚洲论坛日益扩大的全球影响力。43个国家和地区的1566名政界、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以“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为主题。本届年会恰逢论坛东道国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论坛特地安排了中外企业界高层圆桌会议,对中国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

  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表示,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绿色亚洲,是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论坛上探讨这一问题,说明开放、发展的亚洲,愿意与发达国家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显要,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关注论坛,希望通过出席论坛、在年会期间举办国别会议、邀请论坛在本国举行会议等形式推介本国,促进与亚洲各国的经贸联系,借重论坛这一重要的对话平台,加强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沟通、了解与合作。

  这一年,论坛第一次实施两地办会。中央决定把一系列重大国事外交活动放在海南。考虑到当时博鳌地区的接待能力,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与龙永图商议,提出了将国事活动安排在三亚,然后再到博鳌出席年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的设想。方案上报后,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率队到海南考察,经过认真研究,中央决定,同意海南省和论坛秘书处的建议。

  也是这一年,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于6月3日至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论坛第一次在亚洲之外举行大规模国际会议。博鳌,已经走出亚洲。

  博鳌迎接新十年

  2010年,拉莫斯和龙永图将接力棒传给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和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国大使周文重,博鳌亚洲论坛开启新篇章。有分析人士认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一职从外经贸系统转向外交系统,暗示着成立十周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处于亚洲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情况需要调整、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中“重经济轻政治”的现状需要改观的关键时点。

  周文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经济一体化是博鳌亚洲论坛的宗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是亚洲各国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一共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逐渐形成的,是支撑和推动博鳌亚洲论坛这十年发展的基础,未来10年、20年仍将如此。”

  “由于亚洲的复杂多样性,亚洲经济一体化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博鳌亚洲论坛围绕着自身的使命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站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新起点,周文重表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将成为论坛第十届年会的重要使命。按照他的计划,将广泛征求意见,为论坛下一个十年制定规划,力争使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政商学界领袖们探讨亚洲和新兴经济体问题的首要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是探讨亚洲经济最重大问题的主要平台之一,但要成为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的首要对话平台,我们还需作出更多的努力。”对于长远的目标,周文重表示,那就是推动亚洲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凝聚亚洲共识,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发出更强大的亚洲声音。(王仁贵)

  作者:王仁贵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克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