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切入巨灾保险 四川低调谋划保险交易所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4月12日05:12

  核心提示:地方政府争相设立保险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主要目的是吸引各类资金的聚集。

  继产权交易所、新三板后,保险交易所也被地方政府纳入“法眼”。

  4月11日,记者从四川保险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四川正谋划设立保险交易所,由该省金融办负责牵头,保

监局参与其中。

  一位接近四川保监局的人士透露,四川保监局方面已经提交关于成立保险交易所的可行性研究建议,建议以巨灾保险为切入口。

  “保险交易所的交易标的主要是再保险以及保险巨灾风险证券衍生品,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是否足够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

  争设保险交易所

  四川省金融办一负责人透露,参与各方不久前专门召开了一次协调会议。随后,西南联交所总经理刘昂生带队前往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双方还在技术支持、人员培训、业务合作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属于保险期货交易模式,通常为飓风、地震等巨灾提供保障。这亦与上述以巨灾保险为切入口的提法暗合。

  不仅是四川,北京、上海等地都在争设保险交易所,但模式又各不相同。

  2009年12月,北京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8000万元,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私人保险和商业风险业务。

  “实际上属于保单交易平台,类似保险超市,与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交易所还有一定差距。”四川保险业一位人士认为。

  而目前唯一获得保监会首肯的只有上海的保险交易所,其首要功能被定义为“再保险”,参与者以寿险、财险、再保险及保险中介公司为主。

  庹国柱表示,上海的想法就是设立一家类似证券交易所的全国性机构,让各地的保险公司都在上海进行交易。

  “地方政府争相设立保险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主要目的是吸引各类资金的聚集。”上述四川保险业人士分析。

  困难重重

  采访中,四川各方参与人士都谨慎地表示,保险交易所事项还在摸索筹备阶段,暂时没有实质性动作。“筹备这样的交易所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像上海的交易所,说了很多年,到现在也还没有具体进展。”上述金融办人士说。

  “主要是因为还有很多实际条件需要完善,操作起来估计会有点困难。”上述接近保监局人士担忧道。

  庹国柱认为,保险交易所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因为在交易所交易需要成本,如果需求不旺、交投不活跃,参与机构就不会有很大积极性。

  以再保险业务为例,2010年,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的分保费收入为154.62亿元,占当期国内财险保费收入的3.97%;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在2009年实现分保费收入68.13亿元,占当期国内保费收入比例微乎其微。

  “有外资再保险公司就曾提出,目前他们在中国的业务量还‘吃不饱’,没有太多必要拿去做交易。”庹国柱同时表示,巨灾风险相关衍生品,实际上就是将风险证券化。而目前国内的资产证券化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风险证券化的前景未必乐观。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