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胶鎳撻崥瀣垝鎼达絺鍋撳顒€顏鐐存崌楠炲洭顢欐潪鎵┏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濠电偞鍨堕幑浣割浖閵娧呯閻庯綆鍋掑▓浠嬫倶閻愰潧浜剧紒缁㈠灦閺屾盯寮崒姣裤儵鏌¢崨顖毿紒鐘崇洴椤㈡洟濡堕崱娆愭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閸ф违濠㈣泛鈯曠涵鍛杸婵ê鍚嬬紞宀勬⒑閹稿海鈽夐柡鍫墰閺侇喛銇愰幒鎾虫闂佸綊鍋婇崢鍏肩鐠哄ソ褰掓晲閸喓銆婇梺杞伴檷閸婃繂鐣烽敐鍥︽勃闁告挆鍐炬濠德板€曢崐褰掓晝閵忋倕鐒垫い鎺戝€搁弸鎴犵磼娴h棄鍚归柟鍙夋尦瀹曠厧鈹戦崶鈺佺稊闂備焦瀵х粙鎴︽儔婵傜ǹ纾婚柨婵嗩槸缁€鍕磽娴g櫢渚涢柛鏂垮暙椤法鎹勯崫鍕典还缂備焦顨呴幊蹇撫缚椤忓牊鏅搁柨鐕傛嫹闂備胶鎳撻崥瀣垝鎼达絺鍋撳顒傂fい銊ユ搐椤粓鍩€椤掑嫬鐒垫い鎺戝€搁弸鎴犵磼娴h棄鍚归柟鍙夋尦瀹曠厧鈹戦崶鈺佺稊QQ濠德板€曢崐褰掓晝閵忋倕鐒垫い鎺戝€搁弸鎴犵磼娴h棄鍚归柟鍙夋尦瀹曠厧鈹戦崶鈺佺稊
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胜景山河的第二回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曹昌 向慕林
2011年04月12日10:07

   上市折戟因 “遗漏了很小的信息披露”?来年再上发审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昌 ●向慕林I岳阳报道

  今年春节,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胜景山河”)董事长姚胜以感激的心情给他的朋友们发了一条短信,并说,“2011年,我们将带着您的

期待穿越奇迹!”

  但奇迹没有出现。

  4月6日上午,《中国经济周刊》第一时间获悉,在证监会发审会2011年第60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胜景山河“首发会后事项”未获通过。

  一切似在姚胜意料之外,也非外界想象中的“泪奔”。4月6日中午,记者与正在北京的姚胜进行了电话沟通,他略带苦涩地笑称“我很好”,“遗漏了很小的信息披露。(只是觉得)太可惜!”

  这已是胜景山河的第二次功亏一篑。

  2010年10月22日,主营黄酒生产和销售的胜景山河IPO申请获证监会发审会有条件通过。

  2010年12月16日晚,胜景山河在深圳举办酒会,为公司股票将在17日登陆A股市场答谢。但姚胜致辞完毕后便再没有现身酒会,与他同时“消失”的还有胜景山河的主要管理团队。

  17日凌晨5时,姚胜见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时说,近期有媒体称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收入、虚构存货等情况,并实名举报至中国证监会,16日晚,公司与交易所进行了紧急沟通,深交所同意公司暂缓上市,“缓缓不要紧,迟早会上的!”姚胜口气轻松,握手有力。

  “暂缓上市”后,原本就受部分媒体质疑的“胜景山河IPO事件”瞬间在市场沸腾起来,而针对胜景山河的核查亦悄然展开。

  据了解,从2011年元月开始,相关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审计机构及监管方联合派出了十几路调查小组,分头实地调查胜景山河在全国各地的100多家总经销商的销售数据,对每家经销商、有业务往来的银行等进行核查。

  期间,胜景山河一高层向《中国经济周刊》坦陈,“这段时间真是胆战心惊、度日如年,平时极有生活规律的姚总(指姚胜)也通宵失眠。可是第二天,他又会充满激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据悉,2011年1-3月,在并不平静的日子里,公司陆续举行了年会、学习、参展等活动,“有声有色”,一如姚胜风格。3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胜景山河车间,所见员工虽然稀少,但并不如外界所言“已停止生产”,工作正按部就班开展。3月28日,在2011年成都春季糖酒会上,胜景山河据称满载而归,签订意向合同3500多万元。

  但成都糖酒会的“好收成”没有给胜景山河带来“好彩头”。清明过后的4月6日,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胜景山河二次上会被证监会否决,同时要求公司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

  在证监会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称,根据中介机构的核查报告,胜景山河销售收入确认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是真的;相关用水用电指标符合行业情况和公司实际情况,不存在外购黄酒进行勾兑等“业绩造假”情形。但存在未披露1家关联交易情况、未披露3家重要直销客户情况及对部分重要存货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等三大遗漏。

  该负责人还表示,后续将对胜景山河保荐机构是否勤勉尽责进一步了解,如存在疏漏,证监会将依法处理。

  胜景山河的保荐机构为平安证券。在《中国经济周刊》对证券界相关人士的采访中了解到,2010年平安证券以成功保荐了39个IPO项目成为行业“领头羊”,其业绩的取得并不单凭保荐人,还部分依赖于遍布各地的项目代理人,基于数千万计的上市辅导费与承销发行费考量,“项目代理人方式下的风险不好控制。”

  不仅是平安证券,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均成许多投资者“诟病”的对象。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以从被服务公司收取中介费方式来获取利润——服务‘不好’拿不到钱——这种模式的公允性本身就值得怀疑。多一个少一个(上市公司)不是问题,制度上有瑕疵才是症结所在。上市流程需要重组。”

  胜景山河上市资格被撤,这是继立立电子苏州恒久之后,证监会第三次撤销已过会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外界认为,这还是监管层净化资本市场,避免重蹈蓝田股份、绿大地等上市公司业绩神话、欺诈发行股票所打下的一记“杀威棍”。

  没有“业绩造假”而“存在信息遗漏”的胜景山河何去何从?姚胜在电话中仍以充满激情的口吻对本刊记者说,“来年我们再上发审会!”

  在公信力面前,致力于成为“中国花雕”改革者、整合者的姚胜,真的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null)
  • 分享到: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