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发改委“约谈魔法”控涨价 稳物价仅靠谈行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15日13:59
  就像施了法术一般,康师傅、联合利华、中粮、茅台这些各自领域的大块头们,齐刷刷消失在“涨价”的起跑线前。而这个威力强大的魔法,就是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中,在价格异常波动时实行的“约谈提醒”。

  从3月上旬开始,面对四处涌动的涨价压力 ,国家发改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各个民生消费的重要行业领域召集企业和行业协会实行“约谈”,其目的在于平抑价格,稳定消费者的信心。正如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所说,当前各种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使得通胀压力急剧增加,但政府已经构筑了多重防线,不会任由输入性通胀带动国内物价高涨。

  不过,面对持续不减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约谈”的魔法能屡试不爽吗?

  进入农历兔年,一轮全面涨价的信号开始愈发强烈。可这些涨价的信号在叫嚣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何归于沉寂?有什么样的力量,能使逐利的企业放慢对利润追求的脚步?

  涨价,一“谈”就刹车?

  先是白酒在茅台、五粮液的领涨下,掀起一轮提价潮;后又有康师傅、联合利华宣称因为原料成本价格高企,将在4月实行提价。除此之外,仅从见诸报端的消息中,运动鞋、服装、家电等多种重要民生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先后提高产品出厂价或表示将提价。

  然而进入4月份,早已甚嚣尘上的涨价潮却并没有到来,到来的,只是一条清晰的国家发改委的“约谈”轨迹。

  3月31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的《重要情况通报》指出,当天上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领导紧急约谈该协会、酿酒工业协会及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四大啤酒集团领导,对成本变化不大但价格轮番上涨的白酒行业提出了批评。

  还是3月31日,当天下午,原本宣称在第二天对产品调价的康师傅、联合利华一齐表示,在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拜会其中国总部并进行了气氛友好的谈话后,原定的调价计划被暂时搁置。

  4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又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百货商业协会等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会上国家发改委要求,协会和企业一定要配合政府做好稳定价格的工作,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确实需要调价一定要和协会、政府沟通,不集中搭车涨价,不超过成本上升合理幅度涨价,不提前散布涨价信息,更不能串通涨价。

  随后,早在去年11月就被国家发改委要求4个月内不得提高食用油价格的中粮、益海嘉里、中纺等行业巨头,又在近来国家发改委每周举行一次的“约谈”中被告知,今后2个月内不得涨价。

  4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同时“告诫”相关企业“要识大体、顾大局”,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要维持去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4月12日,国家发改委传来消息,近期将在广东召开“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与全国各个地区“商谈”推广价格稳定基金等手段平抑蔬菜价格的做法与经验。

  近期国家发改委连续多次限制涨价冲动的“约谈”,引起各方的强烈关注:为何是国家发改委在行使调控价格职责?而平抑价格,又为何采取“约谈”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

  限涨,为何要“提醒告诫”?

  记者13日从山东省物价局了解到,目前我国现行的价格监管体系,只有省市县的物价局,而并无国家级的物价局。“历史上,是有国家物价局的。1977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物价总局,基本职能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物价政策,规划和组织推进价格改革,有计划地调整国家管理的商品和劳务价格,调节和控制市场价格,协调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价格问题。”

  省物价局政策法规处人士介绍,“在1994年的国家机构调整中,国家物价局并入国家发改委,成为发改委物价司。所以,国家发改委是全国价格工作的主管部门,确定全年物价工作主要任务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都是由国家发改委召集举行的。”

  而近来由于频频见诸媒体而被民众称为潮词的国家发改委“约谈”,则源于国家发改委2007年10月31日颁布实施的《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该办法规定,对于出现“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市场价格总水平剧烈波动;社会集中反响强烈的价格、收费问题”等8种尚未构成价格、收费违法行为的情况时,国家发改委可采取公告、会议、书面通知和约谈等多种方式予以“提醒告诫”。

  记者13日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仔细查询发现,出台这一《办法》的原由,源自之前湖北、重庆、贵州、甘肃等地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监督检查中运用的成效明显的“提醒告诫”方法,为形成法律依据、确保统一的操作方法和程序规定,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提醒告诫”上升为行政法规。

  据了解,2007年11月5日,国家发改委就加强自律、合理定价、严禁价格违法行为,对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企业,提出告诫,成为《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发布实施后第一件实行“约谈”的案例。在随后近4年间,国家发改委曾经多次对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企业的价格波动行为进行“提醒告诫”,但今年4月份前后的“约谈”,则是办法颁布以来,密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

  “最近最热门的词是什么?约谈。最近最辛苦的部门是谁?国家发改委。”尽管不辞劳苦地稳定价格,但要真正稳定物价总水平,仅凭国家发改委的“约谈”就可以吗?

  稳物价,仅靠“谈”行吗?

  在近来马不停蹄“约谈”的间隙,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约谈”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涨价是企业自己的行为,但应充分认识企业行使自主定价权一定要服从国家大局。”

  事实上,在国家发改委密集“约谈”的背后,是日益严峻的通胀压力。4月1日,《求是》杂志刊登了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毫不放松地抓好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文。

  在文中杜鹰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上升。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主要的"推手",如果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大,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调控目标就难以实现。”

  而在7日前往天津参加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特意走访了天津的一家超市,对日化产品和方便面价格进行了重点调查。

  在随后的回答记者提问时,彭森表示,政府已经构筑了多重防线,不会任由输入性通胀带动国内物价高涨。“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既有输入性因素,又有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稳定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头等大事。”但他表示,由于翘尾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今年CPI走势将呈现“前高、中稳、后低”的局面。也就是说,近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

  与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人的观点一致,12日,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中国财政》杂志刊登的《开创“十二五”时期财政金融工作新局面》一文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胀压力。

  在这篇文章中,李勇认为,从国外因素看,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国内因素看,在外汇占款和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流动性存量始终十分充裕,随着国内经济转暖,通货膨胀很快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从供求因素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提高工资标准等转型政策,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

  因此,李勇认为,尽管此轮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前几轮通货膨胀涨幅小,但治理的难度可能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

  在一片“国家发改委能否成功单挑通胀”的议论中,国家统计局即将在15日公布3月份CPI指数,众多金融机构预测,CPI很有可能达到破“5”,对于国家发改委近来密集“约谈”的效果,分析人士表示至少要在3个月至半年内才能见分晓。

  记者 崔滨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思涵)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