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连日来,从日化用品企业到酒类企业再到行业协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其进行密集约谈。
近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重要情况通报”,介绍了相关部门的一系列约谈行动,其中透露,4月2日上午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
而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明确表示,约谈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
“涨价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的行为。我们一贯尊重企业的定价自主权,但不能串通涨价,或者提前释放涨价信息,如果有人‘跟风’就涨,这些行为都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周望军说。
◎ “约谈”虽然暂时压制了新一轮涨价潮,但是稳定物价还得有一些根本措施才行。
夏斌:
如果形势需要仍有加息必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日前举办的“2011汇丰财富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复杂性十几年未见,决策者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夏斌当天还就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的资金总量应保持稳健和偏紧,但央行的金融宏观政策应该有个提前量,将相关举措提前在市场上发布,好让中小银行有调整资金的时间。他并称,尽管本月6日央行宣布加息,但当前中国仍是负利率,如果形势需要仍有加息的必要。
在谈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时,夏斌指出,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趋势和方向不能变,但应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弹性,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是房价,但规范这个市场的长效机制是制度,制度建设好了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 如果3月CPI涨幅突破5%,在“负利率”仍较明显的情况下,加息窗口可能随之再度开启。
贾康:
目前财政政策已包含淡出安排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日前在上海出席“上证·首届全球基金峰会”时表示,虽然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一紧一松的搭配,但目前的财政政策已经包含淡出安排,2011年底财政政策将可能由积极转向稳健。
贾康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以外的诸多经济体将经历较漫长而曲折的复苏过程,然而,现阶段中国面对的最主要矛盾是日益高企的通胀压力。为此,中国宏观政策从原来双松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一紧一松搭配。“虽然继续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并没有在积极上面再加码,今年仍然维持9千亿元的财政安排。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财政计划与日后的扩张政策淡出相衔接。”他说。
展望未来宏观政策时,贾康表示,目前的财政政策已经包含了淡出的安排,可以预见的是,当积极财政政策到达一定时点时,官方会明确表态财政政策转型。他举例,“2003年成功抵御非典之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走出了‘七上八下’的区间,年均GDP增长突破10%。从2004年初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开始一直到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才正式宣布财政政策将转为稳健。而目前我国所走的道路显然是在重复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轨迹。”
◎ 此举暗示财政政策将总体收紧。
有色十二五规划浮出水面
将形成10家千亿元集团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5年,3至5家有色金属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对尚未正式出台的有色“十二五”规划,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长康义透露。
他强调,“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进一步优化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在有效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的基础上,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定价权。在同日召开的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下称有色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上,陈全训当选有色协会会长,担任会长职务长达十年的康义被聘为名誉会长。
◎ 规划出台后利好相关有色金属企业。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敲定
涉及4000多万人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高层已就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全国性的整体改革部署,改革时间表也已确定。这项涉及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4000万“事业人”的改革,终于正式开闸。
来自高层的信息显示,今后5年事业单位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 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 进一步优化。未来5年,将是事业单位改革最为艰苦的攻坚阶段,剥离、重塑的阵痛在所难免,真正的考验到来了。
◎ 事业单位改革不是“减法”而是一道“加法”题,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在社会事业上的各项财政投入的“系统工程”,不是减少多少事业单位和“事业人”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