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通胀:压在债市身上的一座山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刚
2011年04月20日05:28

  上周去拜访两个大客户,在争取债券资产管理份额时,一个客户说,银行给5年定期存款5.75%,债券投资能做多少?另一个客户说,他们投资的半年理财产品将近6%,你们是否能做得到?

  通过客户资产配置的问题,笔者展望了一下今后几年债券市场投资环境,感觉不能太乐观,主要原因是通胀问题在这几年内很难彻底解决。

  通胀压力大的外部因素有,全球经济复苏,需求渐强,流动性充裕,全球通胀预期增强,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跌,输入型通胀因素影响较大。国内因素有,经济增速仍高,需求旺盛,货币超发引起的需求拉动通胀,“刘易斯拐点”引起工资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同时存在。

  “刘易斯拐点”和输入型通胀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因素,难以通过主观调控手段改变,货币超发因素理论上可以通过主动改变来解决,但在目前状况下,短期完成回收过量流动性也是不现实的。

  自我国走出通缩以来,货币超额投放现象就长期存在,只是没那么明显。2005-2006年新增贷款只有3万亿左右,2008年开始转为“双松”政策,2009年4万亿投资和9.6万亿新增贷款,2010年近8万亿的新增贷款后,全社会货币投放急剧增加,目前虽然M1、M2增幅回落到15%-16%的政策区间,但货币量基数扩大了很多,直接融资、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工具的增加,使货币脱媒现象也更加突出,全社会货币总量仍然过多。

  因此,社会总体流动性还是过剩的,虽然我国全社会的杠杆率不高(企业、居民负债率低,证券化程度不高),但个别领域、局部资产的杠杆率其实已经是很高了,如房地产及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等。过剩的流动性还体现在一些领域里,如豪华的办公楼,天价酒、艺术品市场等泡沫里。在货币过度投放的过程中,新开工的大项目也很多,已经放大的实体经济需要后续贷款维持运转,银行和企业在资产规模扩大后,也不愿意主动收缩规模,因此,在货币政策收紧时,社会上表现出相对的流动性不足现象,造成市场利率走高,民间借贷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的过程,必然是将这些不健康的泡沫挤出的过程。

  因此,管理层不下决心挤泡沫,通胀仍难以控制,债券市场没有出头之日;即使管理层下决心挤泡沫,债券市场仍要面临较长时间的流动性紧缩压力。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