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沪银监局严查平台贷 现金流不足需补差额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杨斯媛
2011年04月22日02:40

  为期一年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摸底”刚告一段落,监管层近期又将目光落在银行对平台贷的清理落实上。上海银监局昨日发文要求在沪银行严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贷款新规贯彻于平台贷管理的全过程,并对不合格平台贷款进行“修补”。

  不过,由于监管部门对平台贷现金流覆盖的要求相对宽松,不少平台贷可“包装”成公司贷款,因此,银行业人士认为这对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影响有限。

  寻找其他现金流

  或提前还款补足差额

  上海银监局昨日表示,沪银行业要规范中长期贷款合同的签订,自身现金流不足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要补签贷款差额补足协议。这意味着,现金流不足的平台贷款要通过寻找其他现金流或提前还款的方式补足差额。

  某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自身现金流’主要看三个还款来源:一是第一还款来源,即项目融资现金流;二是第二还款来源,即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本身的收入,如财政或政府收入,卖地盈余和财政储备资金;第三是再融资能力,比如平台公司与银行的关系、银政合作协议等。”

  事实上,提前还贷是一种理想方式,对银行而言消除了风险。但寻找额外现金流来补贷款差额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来说也并非难事。

  某城商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可以通过新项目的融资作为现金流,或地方政府将一块土地划拨给平台公司,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现金流。此外,平台公司还可以通过重组,寻找新的现金流来源。

  对银行拨备影响有限

  “能够达到现金流全覆盖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少数。”上述城商行上海分行负责人说道。不过,由于监管部门对“全覆盖”的定义相对宽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现金流状况看起来并不那么糟糕,因此对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影响有限。

  银监会去年公布的《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金融机构应根据平台公司自身现金流覆盖贷款本息的比例,将其分为“全覆盖、基本覆盖、半覆盖和无覆盖”四类。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贷款项目自身现金流、担保及抵押品折现价值合计不足贷款本息120%的融资平台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不足80%的,应至少归为可疑类。而这种资产清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计提比例和不良率。

  不过,“目前还没有实行(上述规定)。现在正在修改‘全覆盖’的定义,如果按照一般企业贷款要求经营持续现金流的比例,那么(全覆盖率)肯定很低,但现在把土地出让这种一次性收入也计入现金流,银行平台贷全覆盖的比例应该至少在60%以上。”上述城商行人士说道。

  一次性收入计入现金流的定义方式,也使得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都可归为公司类贷款。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地方融资贷款余额约9.09万亿元,其中2.84万亿元已被剥离为一般商业贷款,占比约31%。

  上述风险管理部人士则表示,估计50%~60%的平台贷都能归为公司贷款,这部分贷款都是不错的。比如那些专门的政府开发项目投资公司,有明确的法人实体和财务报表都是可以转为公司类贷款的。

  压缩平台贷总量

  清查项目资金挪用

  上海银监局近日向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明确2011年进一步落实贷款新规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把严格执行贷款新规与防范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相结合,并要求银行严查平台贷款情况。

  上海银监局表示,把贷款新规贯彻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的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杜绝贷款“三查”不到位、支付管理和贷款资金用途监控流于形式等管理粗放问题,防止出现超额授信、贷款挪用等违规问题。

  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某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该行近期一直在清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有些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存在项目资金挪用现象,或者是项目融资没有实质项目,这样的平台贷都是银行清查处理的内容。

  上述城商行人士认为,监管层要求通过现金流情况对贷款进行划分,一方面是压缩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总量,压缩掉无覆盖的平台贷;另一方面使得贷款现金流更加匹配。原来很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都是到期还本付息,而现在都将其整改为5年或10年的贷款,缓解银行的一次性风险。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