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利空消息袭向市场 大宗商品中长期上涨存动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唐宁
2011年04月22日10:08
  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以希腊、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债务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忧虑……诸多利空消息在短期内接二连三地袭向市场。对于目前陷入震荡的大宗商品走势,多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机构认为,在基本面短时间没有太大变化情况下,市场近期将继续维持震荡,但 中长期走势仍然值得期待。

  国际油价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24%。博时基金分析,原油等能源类大宗商品短期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但从供需关系来看沙特已多年未能实际提高产能,而原油需求却不断上升,因此原油中长期的上涨趋势并未改变。南非标准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张金钟认为,原油的走势将取决于当前地缘政治的演化,目前来看没有大幅下跌的可能,如果供给方面受到重大冲击,将会进一步上行。

  而对于农产品的行情,博时基金认为,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与灾害气候持续、日本震后需求增加等因素相关,中长期的走势仍值得期待。

  谷物和油价的高企令全球通胀迹象愈加明显。在避险需求与通胀担忧的提振下,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黄金目前已强势开启了千五新时代。美元的疲软、全球通胀预期及对美国债务问题的忧虑等都成为投资者倾向持有黄金的理由。一德期货分析师吕晓威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因美元上方承压及通胀预期维持,黄金短期虽然可能震荡调整,但中期表现仍以稳健、震荡偏强为主。

  在全球铜库存持续增加和中国金属需求低于预期的共同影响之下,近期有色金属呈现出高位震荡格局。一德期货分析师王伟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期来看,随着欧洲加息和中国央行不断收紧银根,有色金属继续冲高动能减弱,预期5月下旬后随着消费进入淡季,基本金属或将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上海中期分析师李宁认为,总体来看二季度大宗商品仍然存在冲高的可能性。“美国的量化宽松在二季度之前预计不会出现紧缩现象,同时,目前正值北半球制造业旺季,需求的旺盛也会提振金属类商品的价格。”李宁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盛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建议未来3至6个月减持大宗商品,称油价已高过目前供需情况下应有的水准;不过他们仍维持了未来12个月加码大宗商品的建议。高盛的报告把流动性作为判断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依据,流动性的收缩,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紧缩,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动力。

  但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付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继续看多大宗商品的观点。他说,虽然目前整体大宗商品没有摆脱宽幅震荡格局,但仔细观察大宗商品市场,不难发现主要品种大都呈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的解决方案所创造出的新泡沫或将在不久上演最终的疯狂,而美元价格向价值的迅速靠拢或将成为一切发生的根源。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