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港交所力推人民币IPO力不足:回流渠道待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蒋飞
2011年04月28日02:50

  作为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步骤,香港交易所今年将争取实现人民币股票IPO。不过这个全新的尝试还面临一个问题: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如何拿到内地来?

  4月25日,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表示,香港未来的三十年寄托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港交所今年将在已有的人民币债券产品基础上,力推人民币股票IPO。然而,业内人士称目前内地机构在香港以人民币融资同样面临回流境内的管制问题,其难度甚至超过将美元和港币融资汇入境内。

  香港建人民币离岸中心不仅直接有利于香港的繁荣,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根据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撰写的一份报告,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刺激,过去14个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快速增长6倍至4000亿元。然而光有人民币资金池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这方面却远远不够。目前人民币资产存量仅仅800亿元。

  这些产品包含了一批规模小、收益高的“人民币点心债”,这些债券通常由国内受宏观调控和银根收紧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等发行。虽然融资规模不大,但把钱拿回来却不容易。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管责任和流程,香港人民币债券募集的资金回流缓慢,这反过来使得一些较大规模的发行者无法利用香港的人民币池子,最终导致人民币资产规模与人民币池子不相匹配。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香港很多有意投资人民币债券的投资者苦于有价无市,由于资产规模太小,这类资产尚无法满足机构的配置需求,也就更谈不上有足够的流动性。

  李晶认为,香港必须引入更大规模的人民币资产发行,方能真正启动这个市场的流动性,而这个前提则是人民币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自由流动。相对于内地的M2,香港的人民币池子尽管增长迅速但仍然微不足道,应允许其有序回流内地。

  李小加也表示,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至少不应该比外汇难”,他希望未来能打通这个渠道,以鼓励和促进人民币在境外不仅用于贸易结算,还能用于资本项下的用途。

  本周五,香港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即将上市,李小加在演讲中表示这是“划时代的一步”。不过,由于收益率不高,这个产品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认购。

  李小加认为这主要是产品自身属性使然。未来港交所将着力推进人民币股票IPO,并将配套出台一些制度安排,如用港币申购人民币股票(获配售的时候再以人民币结算),方便兑换人民币的“交易通”,以及人民币与港币混合发行等。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