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以来QDII基金业绩表现喜人,但是多数QDII基金对于大中华概念股的过分青睐也成为业绩增长背后的隐忧所在。全球配置的中国化虽然在今年一季度收益尚可,但是这种净值增长是否能够延续成为QDII接下来继续需要面临的问题。
纵观近期以来各大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QDII基金宣传册,几乎都毫无顾忌地将“大中华”的字眼放到基金名称里面,继续瞄准“大中华”,继续发力“大中华”……显然,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概念股的良好表现让这些QDII趁热打铁,希望能在“大中华”概念股中继续获益。
然而,这一切真的会如愿以偿吗?
众所周知,海外市场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今年以来尤为受到海外资金的追捧。即使是连盈利模式都尚不清晰的公司,登陆海外市场动辄就能达到几十亿美元的市值。正如不少业内人士所言,如今风光无限的中国概念股,尤其是网络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泡沫已经相当严重,而这种情况能延续的时间,多数人也表示了不乐观。
实际上,在最近两个月,在以美国市场为主的海外市场中,已经开始频现做空中国概念股的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美国市场上共有16只被质疑财务造假的中国RTO股票在被大幅做空后停牌。而这一切或许才只是个开始。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总量的日益增长情况看,出海QDII将视线更多地集中于中国概念股身上其实并非没有理由。但是,一旦中国概念股本身出现较大泡沫之时,这种继续的青睐或许就意味着危机的开始。
沪上某私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QDII出海基本上都是投资中国概念股,这与投资A股市场其实并无多少差异。而之所以会出现跑赢A股基金或者跑输A股基金的状况,更多的是不同资本市场的整体走势使然。
的确,受制于A股市场多数个股估值过高的回调需求,今年以来欧美市场涨幅显著超越A股市场,为此不少QDII也凭借着身处海外市场获取不错的收益。
但上述私募基金人士也表示,海外市场同样有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如果QDII出海都是买中国概念股,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国内某公司出现问题,海外市场的股票同样会下跌。伪国际化依旧是目前QDII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好买基金研究总将乐嘉庆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希望未来的QDII产品能真正地走出大中华区域,不是简单地去其他资本市场投资大中华概念股,毕竟其他资本市场同样存在机会,更全球化的配置才能实现分散投资风险的功效。